“其實可以這樣。”顧青接著說道,“你可以同時多拉一些人家的生意,但是把價格低下來。”
“多拉一些生意,把價格低下來?”
“我來解釋一下。”顧青接著說道,“你這樣做一家賺一家指不定生意都被人搶完了,你可以大包大攬,把生意包過來,價格低一些坊間的人家也不會去接彆人的生意,因為你們價格低,隻要手藝好,你們的名聲也大了。”
中年工頭細細分析利弊,感覺有搞頭,“這位小哥也是做生意的?”
“對,在下也是做生意的。”顧青拱手說道,“先告辭了。”
這個人怎麼這麼眼熟呢?幾個工匠瞅著顧青的背影,做生意的?
“瞅什麼呢!”工頭說道,“趕緊去拉生意。”
“我想起來了!”一個工人拍腿說道,“他就是那位……”
“那位,那位,全長安的人你都認識是吧。”工頭不耐煩,“還不去乾活!”
“他就是縣公顧青!”工匠恍然想起來,“這個暖炕就是他先做出來的,我們遇到祖師爺了!”
中年工頭:“原來是祖師爺,也難怪了!祖師爺如此點撥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做事,絕對不能讓祖師爺失望!”
“嗯!”一群工匠躊躇滿誌點頭。
“還不乾活!”
“這就去乾活了!”
一群工匠忙活了起來。
回到家中,顧青開始盤算著這次海貿可以得到多少錢,一進屋就見到武媚又在算帳了,“怎麼樣。”ァ新ヤ~⑧~1~中文網..còм <>
“還不錯!”武媚接著說道,“算上工廠與書院的流水,加上各家的份子我們家這個月盈餘三萬貫,隻是東海那一頭的要錢太多了,要是明年沒有回頭錢,家裡隻能動本錢了。”
“咱們家現在有多少本錢?”顧青問道。
武媚翻著賬本,“算上這些年的所有,一共三百萬貫。”
“三百萬貫。”顧青倒吸一口涼氣,他也沒有想到這些年不知不覺武媚給自己攢下了這麼多的本錢。
“隻是東海的所耗太大。”武媚收起顧青脫下的大衣說道,“要是平常我們家一個月盈餘也有數萬貫,各家買賣的份子都很多,程家一個月可以送來一萬多貫,牛家一個月也有個八千貫,加上書坊也有一千貫上下,工廠穩定每個月入賬三萬貫。”
“依舊是工廠大頭。”顧青盤算著,“當初劍南道的工廠有音訊了嗎?”
“半個月前就停工了,過了冬季就接著動工。”武媚說著,“要落成也要等到明年夏天,沒這麼快看到回頭錢。”
“丫頭你真是持家有道。”
感受到顧青的目光,武媚低下頭,“都是妾身應該做的,夫君在外麵打拚,家裡的事情妾身自然要親手照料好。”
“那不介意我再接一個進來?”顧青試探問著。
“哎?妾身的剪刀去了何處。”武媚四下尋找著。
果然……顧青苦澀一笑,走出賬房,程處默和李泰已經回去了,一個人來到實驗室再次研究起海船的構造,這一次出去的海船是要倭國的銀礦搬回來的,在承受重量方麵一定要做好。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貞觀一書生》,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