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李治的成長(2 / 2)

大唐貞觀一書生 張圍 3503 字 10個月前

“是的。”李治再次說道,“中原的富饒是吸引他們的地方,如今已經有不少的高句麗人來到中原,甚至想要久居中原,這一點早在第一次海貿之後就出現了端倪,兒臣以為,在以後倭國與高句麗和中原的來往之間會更加的密切,加之如今南海港口還在開辟,以後不免和南海接觸到,所謂生意就是有來有往。”

“我們中原的人可以,他們其他國度的人也可以來,如此來往海貿隻會越來越頻繁,如今海船的建造閻立本手下的學子都已經輕車熟路,因為他們發現隻要海船按照規矩來造,其實也不難,永遠不要小看其他國度的生產力,如今高句麗更是已經在自己打造海船了,用顧青的話來說,大航海的時代要來了。”

“想要掌握海貿的主導權兒臣以為有三點。”李治接著說道,“就像顧青做的養寇自重,這一點可以暫時讓大唐掌握主導權,可也不是長久之計。”

李二的神色露出了訝異,這種訝異不是李治的想法,而是李治談吐中的一種自信,這種自信也是李治小時候最需要的,那時候的李治太過聽之任之,現在卻可以直接說出顧青這個做法的缺點。

李治接著說道,“父皇,顧青的海盜在十多年內或許是一個好辦法,可是十年後呢?就像當初的自行車和煤爐,還有烈酒,當初誰也沒有見過用,現在自行車的製造早就已經不可避免的流入民間,還有程家的烈酒也是,雖然沒有程家的烈酒地道,可也算是烈酒,用書院的話來說,若沒有一定的管製,知識不會被壟斷的。”

李二點頭細細聽著。

“第二點!”李治再次說道,“那就是海貿的管理上,大唐作為上國一方麵要頻繁接觸他國,從他國手中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資源,這一點朝中與海貿司一直在推進。”

“接下來是第三點。”李治繼而說道,“海上的情況其實與我們中原沒有太多的差彆,當然了在海上更多的是一個無法的地帶,在海上生存,海船就顯得無比重要,在船方麵,閻立本一直在想辦法增加船航行的速度,這一年來閻立本繪製了不少海船的圖紙各式各樣的傳到我們海貿司中,再者就是火器,隻有裝備更加好的火器,有了足夠的能力,才可以稱霸海貿,究其兩點,火器與船!”

顧青也沒有想到李治已經把方向給明確下來,想來李治在海貿司花費了不少的功夫。

“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李二反問,對李治也是眼中毫不掩飾的讚賞。

“這都是上官儀與兒臣之間幾次推演出來的。”李治老實回答道,“除了朝堂上,上官儀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海貿司,這些日子上官儀幫助兒臣做了不少的事情。”

李二微微點頭,“你們都退下吧,朕自有思量。”

“兒臣告退!”

“我也走了。”

顧青也李治一起走出李二的行宅,出來之後李治長出一口氣。

“晉王殿下今天的表現很好。”顧青說道。

李治苦笑著,隻有他知道自己說話的時候一點都不敢看自己的父皇,不過總算是說出來自己想說的。

李二獨自坐著悠閒地喝著茶水,一邊拿起手中的書看起來,那麼一些火器外泄,李二跟本不在乎其實更在意的是李治的蛻變,這種蛻變讓李二很放心,李治終於是可以獨當一麵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