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李承乾見顧青(1 / 2)

大唐貞觀一書生 張圍 4184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大唐貞觀一書生最新章節!

“慢慢看,這本書是我翻譯過的,自己有些潦草你可以就著看,原本用的字不是大唐字所以你看不懂。”

“謝謝皇叔。”李象再次說道。

摸著自己侄子的頭,李治離開書房,來到顧青的身邊,“顧青,你說海水和湖泊的水有什麼區彆嗎?”

“你知道鹽是從哪裡來的嗎?”顧青也反問道。

“鹽田,海水也是鹹的。”李治回答。

“那就是了。”顧青接著說道,“我們把鹽融入水中,就是加重了水的重量,這個涉及到一個密度的理論。”

“你這本書借我看看,我回去可以琢磨琢磨。”李治說道,“那照你這麼說海水裡麵有鹽,那麼海水比湖泊水更重,那海水的浮力會不會也比湖泊水更加的大。”

顧青微笑點頭。

“好,我知道了。”

剛想離開李治轉頭又問道,“顧青,很多年前在海貿司還沒成立之前,你說過一個鐵船的概念,鐵真的可以浮在海上嗎?”

“可以的。”顧青說道。

“為什麼?這好像和我們平日裡的認知不一樣。”李治追問。

顧青神神在在說道,“有個叫阿基米德的人說過,物體在水麵上受到的浮力與水的密度,船排開水的體積以及重力速度有關,所以,鐵做的船雖然很重,但是它在水麵上排開水的體積也非常巨大,這些非常可觀的排水量所產生的浮力就與船本身的重力相等,根據力的守恒定律,就可以知道船可以在水麵上浮動。”

“浮力的真正奧秘其實是相互作用裡的一種作用。”顧青接著說道,“我們知道不論多麼大小的鐵,都會沉入水底,其實和重量是沒關係,不論多麼大小的鐵都會沉入水底,不論海水還是湖泊水,這一點晉王殿下大可以試試。”

“照你這麼說那鐵船是不可能實現的?”李治再次說道。

“我在舉一個栗子。”顧青接著說道,“我們不如換一種東西,木頭,我們知道不論多大的木塊都可以浮在水麵上對不對。”

聽到這裡李治有了一些思路,“什麼意思?”

“重量是無關,而是一種叫做密度的東西。”顧青再次說道,“鐵很硬,但是木頭相對軟,因為木頭沒有鐵那般牢固,鐵將所有自己牢牢契合在一起就會非常的堅固,所以鐵的密度比木頭大很多,木頭內部其實是稀鬆的,晉王殿下不妨試試,一塊內部鏤空的木頭,和一個同樣重量的實木哪一個浮的更高。”

“這個很簡單,一定是內部鏤空的浮的高。”李治回答說道,“重量不變,但是內部已經變化了,我好象有些明白了。”

顧青接著說道,“不一樣的體積,同樣的重量也可以做做實驗。”

“我懂了!我去試試。”李治心中好像打開一扇新大門,一種新的知識在他的腦海中慢慢浮現,急急忙忙離開顧家往海貿司而去。

“青春啊。”顧青看著李治匆忙離開的背影長長一聲歎息。

幾日之後,顧家的修路依舊在繼續,今日顧青見到了一個客人而是許久不見的王金。

客氣的走上前顧青說道,“王公公好久不見,火器局遇到什麼難題了嗎?”

“拖相國的福,火器局一直很安好,事涉國密,還請侯爺不要多打聽,不要為難老奴,老奴是不會帶著侯爺去看火器局的。”王金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