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的話像是逐客令,高句麗使臣的麵色帶著凝重躬身說道:“下臣告辭。”
直到這個高句麗的使臣離開之後,範健拿著這張字條而來說道:“侯爺,這是書院的魏王殿下托人送來的字條。”
顧青打開字條看了一眼放在一邊說道:“沒想到這個使臣還是高句麗王如今最倚重的大臣。”
“需要防備嗎?”範健問道,“可以讓和尚的人去盯著。”
“倒是不必。”顧青站起身說道:“胖子送來的字條裡說了,這個高句麗的使臣經常在中原和高句麗往來做生意,在高句麗有不少朝中派出去的棋子,這個家夥被高句麗王看中,從而讓他做了大臣,現如今也就來了這裡。”
書房恢複安靜,高句麗的使臣走出顧家麵色凝重。
“顧候爺答應了嗎?”幾個隨從用高麗話問著。
“答應了,每年我們的高句麗的學子都有二十個名額來長安的書院讀書,而且這一次的錢不收讓我們拿回去。”
“太好了。”幾個隨從紛紛說道:“沒想到,長安的顧候爺是這麼好的人。”
隨從這麼說著,這個高句麗的使臣麵色越加凝重,對顧青的評論眾說紛紜,其中有一條可以肯定的是顧青是一個死要錢的,而且這和顧青如今富可敵國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顧青不是一個這麼好的人,高句麗的使臣心裡想著,除了可以讓高句麗的孩子來長安的書院讀書,顧青完全沒有說起高句麗王胞弟這件事,也沒有給自己提及這件事的機會。
顧青是一個厲害的人物,顧家能夠發家也足以說明顧青是一個有手段的人,但就擔心這一次顧青答應的太爽快了,爽快的讓人詫異,高句麗王胞弟的事情他就沒有答應。
想著這些,高句麗使臣心中斷定,這個顧青要得可能不是這區區一萬貫,或許想要的更多,才肯讓高句麗王的胞弟回家。
區區一萬貫,這一萬貫在高句麗其實是有很大的分量,雖說對顧青來講本就不起眼,可是對高句麗的國庫來講有這一萬貫,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顧青一定會要的更多,或者要高句麗付出更大的代價。
有時候不是沒想過讓高句麗王放棄這個胞弟,因為這個弟弟高句麗已經幾次三番派出使臣來大唐了,可對於高句麗王來說那是他唯一的弟弟,也是他唯一的血親。
這一次顧青沒收錢就當是賣人情,這個人情高句麗不得不收,如果不收在道理上是不買顧青的麵子,如今的高句麗寧可得罪大唐的皇帝也不敢得罪現在的顧青,就因為自己這麼說了顧青才會把這個人情拋過來。
現在是欠了人情,還要讓高句麗王的胞弟回家,再這麼要求高句麗要向顧青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想到這一來一回高句麗使臣麵色更加難看,幾句話功夫自己就已經吃了這麼大的虧,到頭來是自己被顧青擺了一道,身邊的隨從還笑嗬嗬以為撿到了便宜,實則顧青已經挖了一個讓自己不得不跳下去的坑。
是顧青要用這區區一萬貫換取換取更大的利益,這一萬貫對顧青來說又值得了多少。
這個使臣對身邊的隨從說道:“你們都先不要太高興,去長安城裡打探打探,如今大唐有哪些大動作,尤其是東海以東和山海關以北的動作。”
“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