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錄像廳的延展業務(2 / 2)

翟遠被噎的不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加油,我去錄像廳收門票,你考上大學就不要回來了。”

經過半個月的宣傳,錄像廳的生意已經逐漸走上正軌。

一天二十四小時,可以穩定放十場電影,日間四場、夜間六場。

多出來的時間打掃衛生,讓機器也歇一歇。

這時候的電影,正經的最多九十分鐘,不正經的時間更短,有時候四級片導演也有自己的藝術追求,想在電影裡穿插些大場麵,但是經費明顯不足,於是經常會看到像《性起東洋島之十萬火急》這種號稱是戰爭四級片的電影,但其實裡麵的戰爭片段大多是從其他電影或者記錄片裡剪輯拚接進去的,違和感滿滿。

耳濡目染之下,翟遠現在已經算半個四級片大師。

大多數電影放個片頭,他就知道質量怎麼樣,值不值得進貨。

梁誌超去市場進貨的次數更多,已經躋身宗師階段。

聽到片頭曲,就能準確說出這是寶島哪家製片公司的貨,演員講一句台詞,他能輕鬆說出第二句。

據說他現在正在練習記住每個女演員的身材相貌、疤痕胎記、演技聲音,方便隨時跟客人講解。

翟遠覺得等他功成之日,可入陸地神仙。

“阿遠,這是我那間錄像廳昨天的營業額。”

翟遠剛到錄像廳門口,一個穿著黑色夾克的高個子青年就迎了上來。

他是梁誌超的表哥,名字叫陳家樂。

跟後世的子軒一樣,家樂這兩個字一樣普通到爛大街,屬於不帶姓在屋邨喊一聲,能得到幾十個回應的那種。

陳家樂今年二十一歲,比翟遠大幾屆,秀茂坪中學畢業後就在家待業,期間找了幾份工作都沒做太長時間。

他家裡開了個豬肉檔,老豆一心想讓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