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包場(1 / 2)

《1982從香江開始》全本免費閱讀

舉凡聚居之地,必生坊眾娛樂。

香江在六十年代尾,人口已經逼近四百萬,戲院開了超過一百家。

十幾年過去,時至今日,城市的人口和戲院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三成。

一批新式戲院替代了過去的舊式戲院。

其中就有位於秀茂坪的後起之秀——金茂坪戲院。

金茂坪戲院開幕於1978年,當時邀請了一眾影視紅星親臨現場剪彩,場麵宏大。

戲院是單幢式建築,影廳座位逾千,劃分成堂座和超等座。

堂座再分前、中、後座,票價十幾塊,超等座二三十塊。

“裝修這麼豪華,也算是秀茂坪的地標之一了。”

翟遠來到金茂坪戲院門口。

外麵攤販雲集,賣竹蔗、魚蛋、炒栗子不一而足,吆喝聲響成一片。

這年頭看電影還屬於奢侈活動,屋邨普通人家,平均幾個月才進一次戲院。

但架不住城市人口基數大,市民們輪換買票,也足夠戲院保持盈收。

買了張正上映的《奇門遁甲》電影票,翟遠走進戲院。

一進大廳,首先映入眼簾是頭頂壯觀的水晶吊燈。

大廳有專門的檢票人員,看過票根後指引觀眾進入影廳。

“照這個模式經營下去,過不了幾年,這類所謂的新式戲院就要全部玩完。”

翟遠四周圍看著,發現金茂坪這種新式戲院,對比舊式戲院,隻在裝修和設備上有優勢,經營理念還是舊戲班那一套。

說起來有上千個座位,卻全部擠在同一個影廳,每場隻放映一部電影。

全靠影片質量留客,營商風險高得嚇人。

就拿影廳裡,現在正在放映的這部《奇門遁甲》來說。

這部電影在翟遠心目中,算得上是港產動作片裡奇思妙想的典範,但如今在千人戲院裡,上座率估計隻有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大量空座被白白浪費。

“幸虧現在港片還能打,這要是隻給你上一部《逐夢演藝圈》,戲院老板不得賠死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