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不時傳來討論聲。
“咩啊,又說是什麼沉浸體驗,沒感覺到喔。”
“普普通通,不過這個靚妹真是好身材,不知等會兒邊個來搞她呢。”
“這個石督察也是廢柴,我老婆要是長成這樣,我讓她連床都下不了!”
隨著石督察走出彆墅花園。
電影鏡頭語言突然發生改變。
鏡頭以一個偷窺者的視角,在一堵牆後麵露出一半,模擬著人的呼吸,輕輕浮動。
在第一人稱視角下,石督察坐上轎車,揚長而去。
然後鏡頭緩緩往前推,就像躲藏在牆壁後麵的偷窺者現身,一步步往彆墅靠攏。
“咦?好像有點意思。”
有觀眾察覺到變化,逐漸坐直了身體,注意力開始集中。
這就是偽紀錄片拍攝的優勢。
攝影機就是觀眾的眼睛,領著觀眾走進劇情。
肩扛式攝像機偶爾晃動造成的畫麵不穩,以及視角受限,反而構造出另類的沉浸和真實感。
當然,前提是觀眾沒有3d眩暈症。
隨著劇情推進,越來越多的觀眾身體不由自主往前傾斜,錄像廳裡鴉雀無聲。
除了電視銀屏中,逐漸緊張的背景音樂。
畫麵裡,阿伶拿著盲杖坐在花園裡,懷抱著薩摩犬輕輕撫摸。
攝像機視角繞到她身後,像是有人居高臨下窺視著她。
鏡頭從她的牛仔衫上麵照落進去,阿伶胸前溝壑輕輕起伏。
突然間一隻手闖入畫麵,看似要從背後伸進阿伶的領口,在觀眾們期待的神情中,那隻手動作緩慢向下探去……
然後拍在阿伶的肩膀上。
“嘁!”
觀眾席中噓聲一片。
接著就是阿遠的一段自我介紹。
他自稱是石督察的小學同學,騙取到阿伶的信任之後,攙著她走進屋裡。
“我老公去寶島辦案,這兩日都不在家裡,你找他有緊要事呀?”
沙發上,阿伶對著鏡頭詢問。
“其實也不是很緊要,既然
他不在,那我下次再來。”
阿遠起身告彆,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