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會、電影編劇家協會等13個會員組成評委,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不光是要求導演必須來自本土,連部門都有很多限製。
其實奧斯卡也是一個服務好萊塢電影的行業獎,與金像獎評選規則類似,同樣是多輪、多人、多層麵的電影評審製度。
但奧斯卡的背後,是強大的好萊塢電影工業,讓它擁有全世界的影響力。就像早年的金像獎,背靠黃金時代的港島電影,曾經也是叱吒風雲。
風水輪流轉,如今的肯定是不行了。但評選思維卻越來越固步自封,自從10年開始,獲獎名單就一直是那幾個熟麵孔,輪流拿獎,自娛自樂。
沒辦法,
這是最後的臉麵!
“這麼多年以來,隻有功夫皇帝一個人得過金像影帝。”
徐文崢感歎道:“人家曾經在港島生活過很長時間,連老婆都是那邊人,說白了就是娘家人。”
“其他人就算再牛逼……”
丁誠搖搖頭,花姐也分析過,金像獎不知道為什麼,對於內地來說,堪稱重女輕男。
回顧往屆提名者,時常能看到女演員身影。就拿之前七年來說,除了第37屆罕見隻有周迅一人入圍,每屆至少有兩人在列,更有連續三屆分彆是張子怡、小燕子和春夏奪得金像影後。
迅公子雖然屢屢與獎項擦肩而過,但也曾一個人憑兩部電影獨占兩個入圍名額,
可以說,金像獎待內地女演員真心不錯。
再看男演員,同樣是最近七屆金像獎,最好一次也不過是薑文和葛優因為《讓子彈飛》入圍,其實也不過是炮灰而已。
原因有三點,在所有獲獎電影裡,多多少少都帶有港島元素。
正是因為這幾年真正意義上的純港片少之又少,所以為保證金像獎原有的高標準,本土導演執導的、本土演員參演的、甚至在本土取景或出品的電影統統算進範疇。
再看各種女演員,不管是提名的,還是最後得獎的,都是沾了代表作有本土元素的光。
經曆過最為輝煌的**十年代,進入二十一世紀,內地資本逐漸壟斷港島市場,一日不如一日,直接出現實力派斷層的現象。
當年本土那一批女演員已經過了黃金年齡,紛紛淡出江湖,可有實力的新人又青黃不接,恰時內地女演員很富餘,正好可以補上空缺,於是才有與金像獎親密接觸的機會。
同一批男演員因為自然法則,老的慢,五六十還在玩命,加上演技經過多年打磨已經爐火純青,反而因為後繼無人,更加吃香。
比如劉天王和郭天王。
但內地男演員好的太多,偏年輕化,機會有的是,所以……
其實內地電影圈本身也重女輕男的特點,就拿老謀子的作品來說,不管是哪部電影,最後永遠都是女主角被眾星拱月,人們隻聞鞏麗、張子怡、董潔和周春雨這些謀女郎,誰留意過男演員是誰?
這就導致這些拔尖的女演員可以專精演電影,有機會跟大導演合作,不斷出精品,越來越出名。
男演員為了生計,隻能在各個領域以數量來彌補,畢竟要養家糊口,沒辦法的事。
好死不死金像獎對演員的專注度格外看重,縱覽曆屆獲獎和提名名單,都是專注於拍電影,並且作品少而精的類型。
導演是拿獎專業戶的文藝片之母,製片是藝人協會會長劉天王,加上李成傑的人脈關係……
背後還有博納餘胖子,甚至是洪金寶和徐克,更重要是一種對於內地的態度。
錢我們都投了,
這麼多年連個獎都不給?
你丫的太不給麵子了吧?
再聯想起程道明,
天時地利人和,
這就是徐文崢覺得丁誠十拿九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