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個月是魔都國際電影節開幕,他們想請你當今年的形象大使。”
丁誠接過邀請函,打開一看,不僅是形象大使,還有評委?
“全世界十五個a類電影節,亞洲隻有三個。”花姐笑道:“東京你已經有了,現在還差魔都和釜山。”
“彆看金馬金雞金像叫的歡,其實隻是咱們華語自己玩的獎,在人家老外眼裡,還不太夠分量。”
丁誠點點頭,這話沒錯,不說質量如何,就光畫地為牢一點,彆人怎麼玩?
“任何一個國際電影節,首先必須包容萬象,那句話叫什麼……”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你看這次的主席是誰?”
丁誠一看,王小帥,恍然大悟。
柏林金熊……威尼斯金獅……戛納金棕櫚……
人家根本不在國內玩!
“沒辦法,這就是風格問題。”花姐無奈道:“去年一部地久天長在圈裡徹底封神,但很多觀眾甚至沒聽過他的名字,這就是差彆。”
“玩商業就是拚票房,搞文藝就是要得獎,涇渭分明的很。”
經過桃姐的洗禮,現在也心知肚明,兩類從開始就不是一種東西。
說白了一個走心,
另一個走腎。
之所以文藝片在國內不太好,主要還是受眾太小,審美門檻太高,加上生活壓力大,誰會花錢去電影院找不自在?
王小帥、賈樟柯、畢贛……
有名的文藝片導演隻能遠渡重洋,去國外碰碰運氣。
花姐隨口道:“以後這種事多跑跑,多認識點人。每年如果不是好本子,最多拍一部,就算不拍也餓不死你吧?”
丁誠歎口氣,終於走到這一步,雖然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但也有點高處不勝寒。
最少不能由著性子亂拍,衡量標準也不隻是票房,反而口碑更重要。
“沒事演演話劇,彆說是你,程道明最近不是也閒著難受,準備回人藝上台過過癮。”
花姐看出丁誠的憋屈,安慰道:“或者去學校當教授,在菜鳥麵前裝裝逼,也挺有意思。”
丁誠擺擺手,沉思片刻道:“還不至於,努努力好劇本還是有的。”
花姐一愣,仿佛明白什麼道:“這話也就是你能說出口,什麼角色都敢接,什麼人物都敢挑戰,換成彆人打死都不敢玩。”
丁誠嘿嘿一笑,這才是哥的底氣。
彆人走到這步基本已經告彆小成本製作,可反而就是小成本容易劍走偏鋒出好作品。
自己無所謂,這兩年演的都是小成本,票房以小博大,口碑全靠自來水,早就習慣了。
無論是王天,還是徐英華,甚至連百億導演徐文崢都有點被自己掰彎的跡象?
廢話,投資三四千萬直接回來七八個億,誰不願意?
吃到甜頭的還不隻他們幾個,劉天王、博納的餘胖子、銀河映像的杜琪峰……
在他們幾個大佬眼裡,自己可是號稱招財童子!
突然接到黃博電話,約出來吃飯,這次他居然有作品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