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電影,在國內彆說票房,就連審核都過不了!
但自己拍的很過癮,
無論情緒還是打鬥都很真實,
不帥……不酷……不裝逼
血淋淋的殘酷。
再一次讓丁誠深刻體會到活著的感覺,
在劇情,
在角色,
真真切切的活著!
片子的主題其實在最開始就被旁白敘述的非常明白:瘋狗見人就咬,在不斷逃離的過程中耗儘最後一絲力氣,目的地回到最出生的地方。
一路暴力突圍中的表演,理智、暴虐和凶悍,像猛獸一樣讓人心生畏懼。每個眼神、動作,每種情緒,都必須讓人感同身受,過目不忘。
不得不說這一人物的刻畫,體現出不可多得的文學氣質。平凡而現實的小人物遭遇,即使不做種族與社會性的過度解讀,即使僅僅從人物角色的刻畫上來講,都是一部足以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動人故事。
也許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同樣一片深海漂泊著。
逃亡,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主題?
回到京城已經十月底,這兩個月沒少折騰,趕緊往回養養,漂漂亮亮去參加釜山電影節。
嚴格說起來,韓國三大電影節釜山排不上號,跟華語金雞金像金馬pk魔都差不多。
青龍獎,如同金像和金馬,最有名的電影大獎,每年的11月下旬。
大鐘獎,有點像金雞,政府部門唯一主管的電影節,也是曆史最悠久的老資格,每年六月。
百想藝術大賞,號稱韓國的奧斯卡,是唯一綜合藝術獎項,包括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每年2月,是綜藝咖和電視劇咖的最高榮譽。
魔都、東京、釜山,號稱亞洲a類國際電影節,當然含金量還是跟人家威尼斯、戛納、柏林沒辦法比。
如果對比中日本韓三國電影在這三個獎項上的收獲情況,華語電影12次,大陸8次,台灣4次。
島國十次,韓國隻有可憐的兩次。
《聖殤》首次摘金獅在12年,其後《白日焰火》14年獲金熊,《小偷家族》和《寄生蟲》近兩年雙獲金葉子。
國內得到認可的大多數都是第五代導演的早期作品,也是老謀子程凱歌最巔峰的時刻。
其實華語電影還是可圈可點,隻不過基數大,顯得爛片也多。國師之所以為國師,雖然現在路子有點走偏,但早年還是最受老外追捧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島國電影的黃金時期,到**十年代電影式微,咱們第五代導演崛起,國產電影在國際大放異彩,那時候韓國則還在胚胎發育中……
這幾年資本操控市場,魚龍混雜,江河日下。在院線電影領域,國產片可能確實趕不上韓國精益求精的態度。但是綜合來看,韓國電影的藝術成就其實並不如咱們,更遠遠落後於島國。
亞洲範圍內島國電影第一、華語電影第二應該很長時間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動。
經過這段時間的合作,在自己看來韓國應該讚揚的是創作生態有一個良性循環,對於作品有敬畏心,願意用心用時間打磨好的劇本。
但是畢竟國小人少,文化貧瘠,資源有限,論整體底蘊和能力還是離華語電影差的多。
每次都用心記錄各種經驗,整理成冊,這絕對是第一手資料,也是自己能為華語電影出的一份力。
月底飛回釜山,第一次參加電影節,能感覺到showbox的誠意,安排的派頭很大,剛出場瞬間被各種長槍短炮團團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