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誠看著數據,情況基本是這樣,但好萊塢經典IP也能吃得開,《侏羅紀世紀》《碟中諜》《速度與激情》《複仇者聯盟》也能大賺特賺。
“至於發行公司……”程道明喝口茶道:“東寶一家獨大,號稱三大電影公司的其餘兩家東映和鬆竹就是跟屁蟲,上不了台麵。”
“票房排行前20的本土電影,17部來自東寶,島國華納隻有一部進入前二十……”
“進口電影排名前十的,東寶占據四席,迪士尼占據四席,派拉蒙占據二席……”
丁誠邊看邊聽,發現奇葩的不止如此,現在電視台介入電影製作依然是島國那邊的主流?
五大電視台和三大電影公司十分緊密,東寶、東映、鬆竹三家公司也都綁定各大電視台,做長期品牌戰略,並合作開發新的項目。
因此高票房電影也常常是某部電視劇、電視動漫的劇場版,比如永遠都是小學生的柯南……超級賽亞人的龍珠……皮卡丘的賣萌……
電視台具有依靠優質資源培養的長期觀眾群,宣傳渠道在保守的島國依然占據主流,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很多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還是看報紙。
“有專家研究過,島國觀眾對電影新技術有一種強烈的排斥感!”
“當今3D電影在全世界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時候,卻在那邊舉步維艱。”
“去年東映電影宣傳部部長甚至公開表示:與美國電影不同,他們的國產電影更重視劇情。觀眾甚至不喜歡場麵壯闊的場景,所以很多大手筆投入難以為繼。”
程道明放下茶杯,總結道:“三十年前他們的真人電影便被稱為夕陽產業,近十年來更是出現一種悲觀的論調,認為已經病入膏盲,甚至不可救藥……”
“離死不遠了!”
丁誠一撇嘴,那哥還玩什麼?
想想也是,基本上能在國內看見的電影全是動畫片,唯一出名的就是小偷家族,結果票房連一億都沒有。
的確對於現在快節奏的國人來說,慢吞吞的島國電影簡直就是一種煎熬。
反而日劇不同,很多題材新穎,從不同角度描寫社會不同階層,很有看點,日劇粉不在少數。
見丁誠沉思,程道明突然笑道:“不用太緊張,小鬼子的電影原本就不行,在國內影響力都不大,去不去都無所謂。”
“東南亞兩大市場,華夏第一,韓國第二,其他都是小打小鬨,你先守住這兩片地方就行。”
“老毛子那邊這幾年流行科幻片,也想玩高科技特效,可惜人太少,票房不行。”
丁誠放下資料,明白程道明的潛台詞,所謂沒有票房,就代表沒有廣大群眾基礎,要不地廣人稀,要不窮的掉渣,再折騰也玩不出花來。
電影工業靠的是國家的整體實力,人家老美牛逼,也是因為高科技和經濟實力傲視群雄。
電影總產值……本土市場占有率……海外輸出……工業體係完整性……人才儲備……
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條。
真要盤點全世界,泰國擅長恐怖片和愛情片,在東南亞具有一定號召力。可惜國力太小,資金投入少,史上票房最牛逼的**才十億泰銖,滿打滿算兩億人民幣。
托尼賈打了半輩子,還不如在華夏拍一部殺破狼。
巴西作為拉丁美洲第一人口大國,可惜本土電影被好萊塢碾壓,說的又是葡萄牙語,而整個拉丁美洲都說西班牙語,你丫的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