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殺青,菲利普帶著丁誠了解法國電影市場。隨便開車轉一圈,發現20分鐘就有一家電影院。
“我聽說你們國家大銀幕居然平均每天增加20多塊?”
“簡直不可思議!”
菲利普邊開車邊驚歎道:“上帝創造的奇跡,去年我參加中法影視行業高層論壇,發現很多文化理念上的差彆,很多東西不太明白,你能給我聊聊嗎?”
丁誠笑著點頭,之所以來就是為探聽敵情。
“在我們法國,看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相比而言華夏年輕人竟然能撐起整個電影市場,平均年齡隻有20歲左右,太令人震驚了。”
“法國電影院很多已經停業,整個行業很萎靡,尤其網絡越來越發達,年輕人很少喜歡浪費時間走進電影院。”
“而華夏正好相反,身為導演真是太棒了……”
通過聊天,丁誠慢慢了解到法國電影的真實情況,全國2000家影院,5500塊銀幕,而且一半是隻有一塊銀幕的影院。
奇怪的是老年觀眾是主流受眾,非常好的文化消費習慣,是最早的電影觀眾。
華夏90後對票房的貢獻超過60%,15歲到30歲之間的觀眾對票房的貢獻超過80%。
截然相反的人群。
“去年我們跟著電影聯盟主席保羅到京城某家大型多功能電影院考察,見到從來不敢想象的一幕。”
“因為那家電影院有18個廳,但有17個廳都在放映同一部大片,剩下一個廳放映其他影片,這在法國是不可能發生的。”
見菲利普沒有見過世麵的樣子,丁誠笑著解釋道:“現在都用大數據分析,影片上映後,由於東西南北差異很大,院線一般會根據上映前一天的票房表現來調整第二天的排片比例,主要看票房貢獻和場次的占比。”
“NONONO!我們國家可不會這樣做。”菲利普反駁道:“去年放映的電影,一半是法國電影,另外一半是外國電影。在外國電影裡,有一半是美國電影,另外一半是其他國家的電影。”
“我們認為多元化是本土電影市場發展的一個關鍵詞,影院多元化和影片多元化,才能吸引不同年齡段的人走進電影院。”
“為了培養年輕觀眾,政府對他們看電影實行減價政策,給他們辦年卡,培養他們看電影的文化消費習慣。”
“即便是放映好萊塢大片,也沒有一家影院會同時給它那麼高的排片量,因為還有其他電影要放映。必須保證其他電影不會被大片擠掉,因為有相關的法律規定。”
原來如此,丁誠恍然大悟,難怪歐洲每年會拍出各種各樣風格的作品。
“一部影片要想在法國發行進入院線,出品方隻要找一家發行公司就可以把所有事情搞定。但在你們華夏聽說要想成功發行一部電影,至少要找七八家相關發行方?”
丁誠擺擺手,明白導演的弦外之音,保證道:“這點你放心,我能搞定全部渠道!”
菲利普嘿嘿一笑,要的就是這句話。
在丁誠看來,無論是法國還是英國,整個歐洲觀眾年齡都偏大,而國內年輕觀眾占絕大多數,所以電影類型選擇有很大差彆。
他們更多是在傳統媒體,比如電視上做宣傳,會把更多的經費花在影片見麵會上。而國內觀眾現在都是通過新媒體、互聯網去了解。
事實證明國內的營銷方式是王道,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好萊塢大片在華夏票房表現不太儘如人意,尤其是文藝片,受眾壓根不對頭。
“這幾年中法合拍越來越多,很多法國導演希望到華夏尋找機會,我電影學院導師拍的《狼圖騰》很成功。前年在第五屆京城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導演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亡命地中海》《颶風營救3》《狙擊槍手》去年也在華夏取得七八億票房。你們國家的賈樟柯,《山河故人》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刺客聶隱娘》獲最佳導演獎……”
“我們是在全世界出品合拍片最多的國家之一,特效和動畫片在全球是領先的,政府很缺錢,如果影片外景地選擇在法國拍攝,拍攝經費超過3000萬歐元可獲得30%的稅收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