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角度講,這算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如果不是堅持,張猛在劇組賬上隻剩47塊時就應該放棄了。
徐浩峰的處女作《倭寇的蹤跡》也曾經入圍威尼斯關注單元,當年那部有些另類的武俠電影在海外電影節上備受青睞,甚至被認為是開創武俠電影的新流派,他也被外媒冠以大陸的胡金銓的稱號。
然而在內地上映卻兩極分化的嚴重,首映就有觀眾當麵向他提問:“這部電影究竟想表達什麼呢,我真的沒有看懂。”
一邊解釋電影講的是關於高尚的故事,一邊重申自己的堅持:不關心票房、繼續拍這種風格的電影。
彆說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就連吳宇森、許安華、吳君如都一樣頭疼。王晶甚至宣稱:文藝電影沒一部賺錢的。
直到他投資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在金像獎上包攬四項大獎,吃瓜群眾才大呼道:這難道就是那個王晶?
之所以投資文藝電影,真的不是為沽名釣譽,因為很多片子他連名字都不掛,生怕自己爛片之王的招牌會影響觀眾,隻是真心覺得好劇本不應該被埋沒。
不論王晶還是劉天王,他們投資文藝電影,不是單純地給一筆錢就不管,而是用自己做商業電影積累的經驗,從頭到尾為這部影片保駕護航。
王晶是一個優秀的監製,很懂得成本控製,營銷方麵也是一把好手。而劉天王有一個專業的團隊,每次都在片場盯著,幫忙協調各種問題,這種態度能不成功?
想到這裡,丁誠啞然失笑,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第一應該是動作片,第二是懸疑犯罪,第三勉勉強強才算文藝片。
而且都是港島出品,巔峰是桃姐,踏血尋梅勉強也算一個,至於內地還真沒有出彩的。
當然也有這樣一類文藝電影導演:隻要願意拍片,馬上大把的銀子送上門。拍好就能送去電影節參個賽、拿個幾個獎回來,甚至上映還能有商業大片一樣的票房。
在港島叫王家衛,在內地叫賈樟柯。
既有拍片的才華,也精於算計。在某種程度已經跨越所謂文藝與商業的界限。
因為在很多文藝青年眼中,王家衛就是小資文藝的代名詞。可在自己看來,他絕對是個全麵發展的實乾家,既是一位個人風格強烈的文藝片導演,也無比了解觀眾,尤其是影展評委的口味。
圈裡要說最了解王家衛的,恐怕就是看上去跟他南轅北轍的王晶。曾一語道破天機:“我和他沒有本質的區彆,都是商人,隻是一個販俗,一個販雅。”
賈樟柯擅長的是用商業讚助的錢拍個人風格的文藝片,聽說去年監製並導演的係列短片《語路》,就是某高端名酒品牌的讚助。
全片沒有該品牌的任何植入廣告,隻在末尾打出體現該品牌精神的一句話,很裝逼。
另一個是《二十四城記》,你丫的就是一個樓盤的名字。以前是一座老的三線工廠,講的是這個工廠的故事,絲毫沒有提及該樓盤,但靠著這個片名把俗不可耐的地產廣告打進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
隻有獨特的電影才能吸引到高端品牌的認同,雖然這些影片在內地市場並不賣座,但人家想要拍電影找讚助,幾個電話輕鬆搞定的事。
暗自歎氣,其實自己也想嘗試文藝片,但一直沒機會,尤其是內地,緣分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