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熱衷於政治的小孫子在房間的廁所裡刷手機蹲坑,結果剛好聽到了兩人的爭吵。
前二十分鐘完成所有鋪墊,讓觀眾明白人人都有殺人動機!
這時候自己的偵探角色才正式登場,冷靜的觀察眼前的一切,這是一部向舉世公認的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致敬的現代謀殺懸疑片,將背景放置在一個表麵溫馨實則分崩離析功的大家庭中。
正如觀眾所期待的,大家長離奇身亡,偵探介入案件,通過一係列的問話和閃回,最後做出總結陳詞,找出誰是真凶。
慢慢通過小護士瑪爾塔的視角展開,隨著情節的發展,也使觀眾對她產生情感認同,繼而達到設置懸念吸引觀眾的目的。
觀眾會站在她的立場,希望她的事情不要暴露,就像《驚魂記》中,諾曼將瑪麗安的汽車推入沼澤,汽車緩緩下沉又中途停頓,觀眾就會站在凶手的立場,焦慮地希望汽車快點下沉。
這是高明劇本賦予的移情。
當然還有一個好處,有助於誇大所有家庭成員的糟糕程度,死者是有錢的大家長,周圍親戚都是需要錢的人,在大家長死後紛紛撕破虛偽的麵具。
在丁誠看來,自己的角色綜合了好幾位偵探的特點,紳士的外表可以說是夏洛克福爾摩斯般的迷人;南方口音以及問話、總結的方式又與這個大家庭格格不入,好似阿婆筆下的經典主角大偵探比利時偵探波洛。
尤其是是不是明顯的遲鈍,多數時候可能都不確定自己在做什麼的狀態,或隻是等待時機,等到凶手出岔子落在他手上,又是神探可倫坡的風格。
每次盤問既荒謬又滑稽,不僅能夠了解這些人,還可以探索他們對彼此的感覺。發現每位家庭成員對死者都有自己的心結,又都有含糊其辭的不在場證明。
萊恩也是高手,在前作《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中就曾經玩過這種敘事技巧。讓角色分彆說出三個版本的回憶故事,堪稱星戰版羅生門。
所有嫌疑人除了小護士都在不斷對自己和警察說謊,但閃回卻總是在講真話,這種不可靠的敘述者,徹底玩弄著觀眾。
而自己對每一條新信息的反應,會讓觀眾懷疑這名神探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聰明。除此之外還著重刻畫人物在接近真相時所麵臨的反應,幾個人物在明在暗的博弈。
劇本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自殺與謀殺之間徘徊,打迂回戰。死因起初似乎是自殺,但又懷疑是謀殺……
後來老爺子為保護小護士而自殺,最後發現又變成一種複雜的謀殺……
隨著外麵那個甜甜圈洞的揭開,觀眾不由會想,為什麼故事還在繼續?
這次拍攝讓自己耳目一新,以前也拍過很多優秀懸疑推理,但終於明白推理和懸疑的本質區彆!
看似經常被連在一起的兄弟,其實大相徑庭。推理是知性過程,如追究是誰乾的解謎。可是懸疑基本上是情感過程,必須提供觀眾若乾資料,才能展開懸疑元素。
不少情節發展神秘難解的電影,觀眾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那個人要這麼或那麼做?
等終於明白到底在搞什麼名堂時,電影已經演了完三分之一,那根本是浪費底片,因為其中沒有情感!
觀眾無法產生情感共鳴!
所以推理引不起人的興趣,都是為懸疑而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