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丈夫施壓導致輕度中風被送進醫院後,她突然覺醒,明白丈夫所追求一切的重要性。當她一字一句針鋒相對時,對丈夫的愛和對丈夫事業的支持超過她生命中其餘的一切。
那一幕,安妮海瑟薇如此入戲,讓丁誠都心中蕩漾著感動,一波一波,向外擴去。
不得不說電影這東西很奇妙,人們坐在一個黑暗的屋子裡,麵對那些心知肚明的假象,卻依然做出悲喜交加的反應。
在虛構的膠片或數碼世界裡電影是藝術的,而在我們的意識和情感的世界裡,電影又是現實的。
partit更擅長於挖掘重大社會事件背後的原型故事,以更接近真是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作品結構也非常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在丁誠眼裡其實美式英雄主義宣傳,本身也是一種策略。通過這種個人英雄主義文化的塑造,可以激發個人為社會、為集體奉獻的責任感,同時還能夠讓個人產生一種錯覺,能夠以一己之力贏得任何戰鬥。
從人類曆史的角度來看,發現美洲不是哥倫布一個人的獨木舟,攻占巴士底獄的也不是某一個身強體壯的市民,陳勝吳廣振臂一揮,還需要諸多的民眾認可,任何一個偉大的事業,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
人類正是靠著圍繞著某種信念組成的組織才能夠戰無不勝。獨立戰爭不是華盛頓一個人的戰鬥,南北戰爭也不是林肯一人終結的,任何革命性的事件,都是群體達成共識之後,共同為止奮鬥才能夠完成。
所以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文化塑造,也許會更能達成社會的穩定,用一種英雄的情懷感召個人,讓個人發揮自身的最大潛能,在某些方麵,或推動變革或揭露醜惡,從而推動社會進化。比起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這是一種代價最小且又能發揮效果的方式。
與個人英雄相對的就是集體主義式的文化,在對社會穩定上,集體主義大多數時候是有效的,讓人融入在茫茫人海中,不出頭,不犯錯。但有可能也會讓人意識到集體的力量,在覺醒之後利用集體,煽動起更大的社會變革。
同時集體主義文化在推動社會變革上,效果就更弱。功勞是集體的,出力卻是個人的,在看不到自己努力能夠對最終結果帶來多大影響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逐漸泄氣。如果個人是渺小的,那麼我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如果把電影當作一種意識形態塑造工具的話,無疑個人英雄主義在大多數方麵都要優於集體主義。
在很多影片中,英雄往往會遇到一個同樣的困境,由於在某些問題上與大眾看法不一致而受到排擠、鼓勵甚至打擊。
很多現實主義題材的英雄,並沒有超長的智慧、過人的體能,他們要做的隻是與大眾的慣性思維相對抗,在主流的文化和輿論壓力下,堅持自己,並最終改變世界的看法。
在這背後,實際上有一個很有趣的追問——什麼是真相?
如果不假思索地回答,真相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並不是當事人,並不在場,我們了解的真相,也許是彆人的口述,也許是記者的調查,也許是官方的陳述。
任何一個事件,都有許多版本的“真相”,大多數時候,被最多人接受的那個版本,就成了最終的“真相”,而現實往往就被忽略。
杜邦公司很早就知道排放的化學物質的危害,但信息被封鎖在公司的內部,這是一個真相。
從監管部門到公眾,都認為排放是無害的,這是當時社會的真相。
我們不能用一種時候諸葛亮的態度來看,如果設身處地的想,當時如果挑戰這個社會真相,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