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福特根本不適合賽車,隻想著怎麼控製賽車手,怎麼讓賽車手服從命令,和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典型的一群業餘人士去指揮專業人士,他們要求肯不能超過6000轉,這個規定嚴重限製肯的發揮。
幸虧謝爾比違背命令,允許踩到7000轉,才讓奪得冠軍。
勒芒比賽時利奧再次這麼做,肯打破圈速記錄,所有人都很高興,包括亨利福特,唯獨利奧表現得很失落。
甚至說不能把車開得那麼快,這不在計劃之中。
眼看肯即將奪得冠軍,利奧竟然要求他放慢速度,甚至威脅他如果不聽話就讓他再也不能參加scca和fia比賽。
最陰險的是他早就知道如果三輛汽車同時到達終點線,冠軍將會屬於邁凱倫,所以他用團隊精神之類的話欺騙謝爾比和肯。
很多導演拍電影喜歡把主角這邊拍得偉光正,把對手拍得陰險狡詐、卑鄙無恥,通過貶低對手來捧高自己。
而這部作品並沒有通過貶低法拉利來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層自私、虛偽、世故。
當勒芒宣布冠軍是邁凱倫的時候,所有人都去為邁凱倫喝彩,隻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脫帽致敬。
在丁誠看來從默片時代的滑稽追逐到《速度與激情》,need for speed一直是最能體現電影運動影像特質的主題之一。
劇情充斥著對速度的極致還原和對造車過程的精細刻畫,底特律的工廠流水線和摩德納的作坊,勒芒夜霧彌漫的賽道和鄉間小路,扳手與方向盤,加速,過彎,撞擊與燃燒……
導演用穩健的敘事和炫目的剪輯,將觀眾帶入擋風玻璃後的第一視角,鑽入汽車底盤聆聽發動機的轟鳴。
你甚至不需要是賽車愛好者,更不需要懂車,也能在作品中收獲當今好萊塢難得一見的影院體驗。
這一部關於對抗與妥協的電影,不隻是勒芒賽道上兩位車手雙車並行火花四濺的對峙,更多的是賽場之外,兩位汽車巨頭的理念之爭,商業世界與理想主義的博弈,純粹與不純粹、尊嚴與妥協之間的對立。
因為故事設定在二戰後60年代嬰兒潮的大背景下,追求新奇標榜個性的美國年輕一代不再中意流水線生產的國產福特,來自異國更具匠人精神的跑車品牌顯得更酷,而連續在勒芒耐力賽中獲勝的法拉利更是成為速度和冒險精神的代名詞。
尊嚴是不斷出現的重要議題,而將尊嚴受損作為大戰的直接導火索是非常聰明的戲劇處理。聽到競爭對手嘲笑自己肥胖,嘲笑福特工廠醜,福特二世都帶著戲謔的表情不屑一顧。
但最後一句挑戰尊嚴的諷刺卻讓他神色大變,直接宣布在當年的勒芒向法拉利開戰,要用一輛福特製造的跑車擊敗法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