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假設都有理論依據,主角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患有癔症性身份識彆障礙的精神分裂者。
在主角投案自首時,cy組合裡的四人變成主角的四個靈魂。第一形象是無知、張揚、疲軟,到處誇誇其談仿佛無所不能;第二個是無賴、撒潑、腦殘,就像瘋狂叫囂的跟屁蟲;第三個怯懦、多疑、蠢笨,但粗莽的外表包裹著嬌嗔的心;第四個自卑、自閉、絕望,但有向善的心,懂得思考,會自責。
第四個人格往往是核心人格,通常表現為消極,沉默。非核心人格則是敵對、行為古怪、暴戾、反社會性人格。
想象一下這四種靈魂混合在一起,若是真的分裂了,並得不到救助,那麼最後的結果便是悲劇,體內的“善”忍受不了“惡”,最終自我厭惡自我唾棄,像《搏擊俱樂部》又像《黑天鵝》,自己毀滅自己。
多重人格一般分裂成兩個比如搏擊俱樂部。也有分裂成三個,比如三麵夏娃。《致命id》則分裂成了11個。更不用說24個比利。
這隻是一個被設定的戲中戲,是主角與他的團隊在特定的情境下設計好的棋局,是要一石二鳥的,俘獲真正的凶手mrx,同時迷惑自以為是的秘密警察,那麼這便是主角他們利用心理學知識模擬精分者的行為。
在丁誠看來演繹的一切都是為了探討現實生活裡存在的問題,有精神疾患,有生存壓力。即便在多重人格障礙與精神分裂者之間存在差彆,管它是一個軀體多個靈魂自我厭惡自我毀滅,還是一個靈魂各種行為借外部歸因法,尋求破壞的快感。
進入數字時代,患病人數在逐年遞增,隨之專業心理醫生的臨床經驗也在不斷豐富,乾預的效果亦越來越明顯,英國女藝術家kimnoble就是例子,經過治療,現今她的人格已保持在固定的12個上,而且都是積極、樂觀、善良的。
這部電影用黑客這套時髦的交通工具玩出山路十八彎的反轉效果,這些能賺取口碑的花俏,它們最後點亮的則是電影的主題: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係統,人類自身就是最大的漏洞。
因為人不是神,規避不了主觀性與利己主義,人隻能看到他想要看到的,而且也隻願相信他想要相信的。這種偏見與局限性為守護自身的利益,極易造成無辜者的地獄。
從女調查員這個角色洞悉社會公正性的困境,因她代表著權力;又有評判對錯、揚善懲惡、維護公正的義務,所以這個人物所展現出的多麵性,恰是複雜的社會環境的映照。
網絡的虛擬世界成為人們的精神世界之後,這裡發生的故事也可以編寫成一出出戲劇故事,就算漏洞百出貽笑大方也能供人娛樂消遣,而且寫成可以順藤摸瓜的懸疑喜劇最好玩。
各種網站各種id,同一個網站的id下麵還可以有無數個id,總之一個人n種身份n種形象。
竭力扮演著另外的自己,但總會在無意中暴露出最真實的自我,而那個自我會讓看客跌破眼鏡,想象我描繪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