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做功課(2 / 2)

肌肉影帝 雅玩居士 4415 字 11個月前

一部戲不隻有男女主角,就連奧斯卡每年最佳配角獎也是萬眾矚目的大熱門,充分證明配角的重要性。

丁誠最後一絲雜念從看完劇本後,瞬間煙消雲散,剩下隻有雄雄鬥誌,這是人生真正意義第一個角色,一個內心完整的戲劇人生。

拿出紙筆,開始做人物小傳,這是學校養成的好習慣之一,角色無論大小,功課必須做足。

所謂人物小傳,能告訴我們你的主人公是誰?他們是什麼人?

可以幫助你描繪出角色的發展弧線,人生從a點到z點的旅程,從而搭建出劇本故事的整體世界。

高手最善於挖掘角色裡的多麵性,因為通常情況下,人的真實狀態並不像表麵看上去那麼簡單。

比如現實中很多窮凶極惡的罪犯反而是孝子或是好爸爸,真正連環殺手平時反而平平無奇,隻是毫不引人注意的鄰居。

編劇筆下的人物也一樣,他們的行為舉止或多或少都有社會性偽裝,好演員也精通人性,能從表象和真實兩方麵拆解人物。賦予人物複雜性從某種定義上意味著,給好給角色安排一些矛盾點,在觀眾的糾結中徹底鮮活起來。

尤其是經典大反派,為什麼《沉默的羔羊》的漢尼拔如此迷人?表麵是個溫文爾雅的紳士,但實際上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嗜血狂魔。

《疤麵煞星》裡的托尼,雖然是個瘋狂的殺人毒梟,但他在一次暗殺過程中對孩子手下留情,最終導致自己喪命。

丁誠反複體會劇本,用心體會範誌康這個小人物的內心,從小時候開始,雖然編劇沒有寫,但根據人物性格,大致推測他的成長經曆……

他喜歡什麼?他隱藏了什麼?他的需求是什麼?是誰或什麼東西阻止他的達成**?

所有衝突不僅存在於人物和人物之間,人物與自我、人物與自然、人物與技術,都可以產生對立矛盾。

閉上眼睛,把他想象成是一條大河的支流,大河就是主角,次要人物像支流一樣不斷在主角的生活中奔流不息,尋找出引起變化的點,思考什麼才是改變角色人生的軌跡?

《洛城機密》裡羅素飾演的主角,個性衝動,容易遭人利用,父親的死對其性格造成巨大影響,這一背景很大程度上變成人物所有動機的核心。

隻有明白這點,才能真正領悟角色的行為模式,按照他的思維生活,觀眾才會產生真實的代入感。

第一次剖析完人物,滿滿三大張,這還隻是第一次功課而已。揉揉酸痛的手指,再次讀劇本,找出跟其他對手的發展弧線,可惜對手戲很少,大部分都是獨角戲,對演技要求更高。

完成第一次小傳,充分證明係統的牛逼,這次試戲成功,多虧經過悲傷訓練,否則無實物想都彆想。

無論劉弘毅,還是徐英華,都說自己爆發力強?

要是沒有係統無數次摧殘,哪有什麼狗屁爆發力!

憤怒和悲傷,都是人最極端情緒,沒有經過大起大落,沒有真正麵對過大喜大悲,誰能無實物表現出來?

相信就算是資深老戲骨來,可能最後能達到導演要求,請問需要多長時間醞釀情緒?

種種情況讓丁誠深刻理解到係統的強大,一秒入戲絕對不是妄想,隻要拚命訓練,把所有情緒轉化成肌肉最原始本能,結果隻有一個:

一開門,

老弟,

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