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下一場換alexa-mini,arri up定焦鏡頭組再加4支變焦……”
“安琴的16-42,不行,光不夠,直接換30-80!”
“窗簾全部拉上沒事,底子光夠,我勾個邊就行。”
劉英劍和燈光師反複溝通,這場是梁宏峰第一次黑暗恐懼症爆發的戲,劉英劍喜歡設定月光進來,窗外一般都是路燈光。
進來都是暖光,隻要打好底子,窗外的光再透過窗簾透過來,屋裡麵的曝光基本已經差不多,鏡頭出來的效果更好。
最辛苦的還有對焦員,幸虧跟隨老劉多年,就算他手持拍,演員開始表演,突然往前走,或者猛地往後退,他們反應都很快,都練出來了。
至於兄弟同框想過很多辦法,不但是長鏡頭,還要手持拍,必須要保持軌跡的穩定,不能把一個人的路線全走完,再拍另一個人,要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拍,很費時間精力。
二人同框在一個畫麵,然後二次曝光,加上固定位置的綠布,甚至還有綠棍做參考點,對於玩多年鏡頭的攝影師來說,也是巨大挑戰。
這是徐英華的堅持,為什麼要拍攝長鏡頭,就是想直白的告訴觀眾,眼前就是兩個人。對話都是有交錯感,讓人相信兩兄弟長得一模一樣的設定是真實成立的。
徐英華走到丁誠麵前,看著疲憊的臉,關心道:“撐的住嗎?”
丁誠用手搓搓臉,算上今天已經熬了三個大夜,整個月連軸轉,不但白天要拍,晚上也要拍,尤其是自己,簡直……
基本每天就在人格分裂邊緣徘徊著,演哥哥的戲,腦子裡對麵就是弟弟。換弟弟,對麵就是哥哥。
跟彆人對戲,弟弟披著哥哥的皮,讓劇中人相信自己是哥哥的同時,還要讓觀眾看出來自己其實是弟弟……
來到水族箱前,看著一隻叫老虎的肺魚,出鏡率很高,編劇安排在劇中其實有某種特殊意義。
對於絕大多數魚類而言,鰾的作用主要在於幫助魚上浮或下沉,增強平衡性,而呼吸則通過鰓來完成。
而肺魚的特彆之處就在於,它不僅能通過鰓來呼吸,也能通過鰾來呼吸。
所以它可以在沒有水的環境,存活很長時間,又喜歡隱藏在泥土裡,跟兩個主角日夜交替間化身一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突然燈光閃爍,丁誠趕緊走到監視器前,怕有人搗鬼。猛地四周一黑,整個屋子陷入黑暗。
開啟不寒而栗,不自覺靠在牆邊,身體如同僵硬的石頭,一動不敢動。
鏡頭推特寫,汗水漸漸滲出,目光第一次露出驚恐,猛的閉上眼,希望借此儘快適應黑暗。
呼吸越來越急促,心跳加快,如同黑暗中不停有人一點點逼近……
感覺背後閃過一道黑影,猛的回頭,老虎在黑暗中遊來遊去,十分詭異。
徐英華招手把剪輯叫過去,低聲囑咐道:“後期記得用魚急促遊動來締造停電後哥哥的心理變化,把焦躁不安體現出來。”
對方心領神會,這是借助暗喻把那種氛圍感極致化的剪輯手段,因為單從劇本看,單場戲時間長,如果按照劇本連貫性進行獨立敘事,會讓劇情變得拖遝沒有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