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誠跟王天對視一眼,不愧是天王,真real!
“誰都不傻,現在普遍情況是製作公司會與發行方、院線、廣電集團一起投資,從宣傳、發行、創作都能資源整合,最理想的一個狀態。”
“尤其是大導演的作品,投資方不僅包括自己的工作室,更有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英皇影業、中影、萬達、上影等多家投資方,你沒發現片頭的廣告越來越長?”
“過去製片方拿到劇本大綱後申請電影許可證,然後在完成劇本後將劇本提交給製片審查處進行審查。”
“涉及重大題材的劇本還會送交專項審批小組,通過才會進入正式拍攝階段,這樣最少能保證成片後通過審查的概率更高。”
“現在是直接取消電影劇本的審查,等於將前兩個環節的審查都集中到最後的成片審查環節。一旦在最後環節不能通過審查,整個投資就等於打了水漂!”
說到這裡劉天王仿佛想起什麼,心有餘悸道:“當年投寧豪的《無人區》,在拍完四年才公映,經曆無數次次審查修改意見,就是因為總有改不完的壞蛋,和破壞團結的內容。”
丁誠點點頭,一部電影到了審核環節,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過關,通常都儘可能接受修改意見,畢竟電影發行環節環環相扣,時間上耽誤不得。
既能表達作品意圖,又能順利過審,考驗的是電影創作團隊的敘事功底。甚至有的導演為了通過審核,大量運用各種暗喻,但是這也會導致影片踩雷。
觀眾能否看懂?
能否買賬?
“這幾年電影越來越多,大家都搶檔期,最早被開發的檔期是由小剛開創的賀歲檔,比如當年的天下無賊。隨後是暑期檔、五一檔、國慶檔……”
“暑期檔和賀歲檔,往往是一年中最火爆的,製片方和發行方看重這兩個檔期,會拿出巨資打造的影片放在這段時間上映。同類型紮堆同檔期,有的能笑傲江湖,更多的會淪為炮灰。”
“畢竟票房容量有限,檔期選擇實際還是一場博弈,其實也是在挑對手。”
“當年《一九四二》慘敗,我認為選錯賀歲檔是很重要原因。年底誰也不希望在電影院看一些悲情題材的片子,寧願看不動腦子的喜劇片對不對?”
“比如《驢得水》才成本1000萬,票房1.7億,收益率高達476%。就是因為避開熱門檔期,選擇十月底上映,沒有假期也沒有節日可供借勢,在弱檔中實現逆襲。”
對著王天一挑大拇指道:“還有去年你們的狙擊電話亭,九月底趕在國慶前上映,進可攻,退可守,聰明!”
王天趕緊客氣幾句,丁誠笑而不語,其實對於投資人來說,票房就如同看底牌,有時候票房看起來很美好,投資人卻未必能分到多少。
最後是所有投資人按照股份分蛋糕,大佬吃肉,小弟喝湯。
“早年我們拍電影,很多都是煤老板投資,那才叫土豪!”
“我清楚記得00年的時候,煤每噸129元,到07年漲到330元,動力煤甚至被炒到每噸1100。最瘋狂的是08年前三個季度,煤價按小時算,每小時不同價。”
“當時跟一個姓黃的聊天,他說拉煤不開稅票,買通煤檢站就能放行。一次上山拉煤,遇見突擊檢查,各路貨車在煤檢站外排足足幾十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