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四十七章 死掉的穿越者(1 / 2)

神秘讓我強大 木恒 13030 字 9個月前

而在這時。

很快流民穿越者,在被武則天化身的老道士鼓動之後,他堅定了自己的主意。

他迅速開始發掘所擁有的力量。

他現在是一個擁有山寨的土匪,和當地地主、鄉紳、商人、吏員勾結。

手頭擁有的力量,有著200多核心嘍囉,2000多周邊混混。

他開始學習水滸綁來教書先生,多年老童生來當自己的忽悠者。

收割後,再將糧食儘量分給百姓。

對於古代造反來說,這是比較好的一條路徑。

實際上滿清損失也不少。

從京城追到西邊,又追到南邊,一直將李自成追死。

因此他倒在了大好形勢之下。

總而言之。

三來,有鹽就有糧食。

必然就是說在某個封建階段不管是張三還是李四造反成功後,最後他們都隻會建立一個封建王朝,都隻會用大地主大鄉紳去統治。

吃人太麻煩了,成本太高,危險太大。

死得太早。

必須得有地盤和生產力才行。

可以說他隻帶了自己1/3的核心力量,其他2/3都分散在各地。

有鹽就能從大戶手中換取糧食。

這就是人性。

而且他在進攻大明時,將自己的力量大大分散了。

真正的成功,這是由眼界決定的。

“我單以為敵人來了跪下就行了,卻不知道,自己想要跪下,可能都沒有那個機會。”

再大的老板,也支撐不起一支均隊的消耗。

和造反的流民相比,重要性下降了N個層次。

他的學習力不夠,跟不上形勢的變化,他識彆不出來最凶狠的敵人是滿清。

通過賣私鹽可以獲得經濟收入。

而武則天也給他開了金手指。

就這樣。

加上其他附庸,總兵力十幾萬。

就在這種販賣私鹽加上本地化改造中,流民穿越者變得逐漸強大起來。

當他積累到足足有5000人的時候,靠生意已經養不了。

他辛辛苦苦幾十年,難道要為彆人乾活?

他不會這樣想。

在武則天的支持下,流民穿越者越滾越大。

一來他是穿越者,他的見識廣播。

何況皇帝一聽是賣私鹽,爭取的是利,而不是他的皇權。

曆史本來就是必然和偶然混合到一起的。

他明明已經有餘力去建立基層管理體係了。

可以說如果李自成將所有兵力都帶起來,是大有機會打退滿清的。

隻要不攻打縣城,當地官員就會視而不見,也不會往上稟報的。

如果治下出現大量流民怎麼辦?

讓山賊殺和搶。

要是不流動,他早就死了,這都是被逼出來的。

同時他積累兵力。

他自己出生貧寒,視野狹窄。

為什麼私鹽屢禁不絕?

自然是因為鹽商自己也在搞私鹽,朝廷那些管員也在搞。

朝廷負責巡查的那些管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的軍紀也沒有那麼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同時為了解決財務問題,他開始將觸角放在鹽上。

很多大有希望的造反者之所以沒有成功,其實從曆史上看就是一種偶然。

李自成之所以有這樣的見識,也是因為這是一種必然。

而且販賣私鹽,是一種好處很多,風險很大的生意。

它的發展軌跡遠比曆史上的李自成要好得多。

“我真傻真的。”

他們需要山賊去乾一些黑事,也需要大山賊來製止更多的山賊,甚至幫助他們鎮壓殺戮流民。

好比兩個鹽商私底下都做食鹽生意。

但是他並不與官軍直接進行對抗。

除非是影響到相關利益。

而那位大地主穿越者,在享受了足足十年後,就在他擴張的矛頭上。

朝廷能做的,就是儘量去多設關卡。

需要銀子的時候才會動彈一下。

而如果攻打縣城,當地的縣令為了自己的官位,為了自己的家族必須得往上報。

甚至他還搞起了各種隱形的稅收,去收割大戶的糧食。

對於經濟的認識,他能甩當朝首輔十條街。

而吃不起鹽的地方,基本也是崩潰之地。

對於這一點,他搞起了大蒜素還有其他簡單的抗生藥。

實際上怎麼說,即便是李自成成功了,他自身的見識受限,頂多複製一個大明。

他們是從十幾歲到60歲之間全部都湊出來了,最後湊出來六七萬兵。

但是曆史他們沒有如果。

而流民穿越者這個家夥就開始扮演這種大山賊的角色。

而且古代鹽價一直很高,絕對不擔心賣不出去。

其實食鹽販子與食鹽販子之間的鬥爭,才是最慘烈最激烈的。

山賊此起彼伏,太多太多,剿不勝剿。

還是鄉紳官宦異族成功,就要看他們的運氣了。

兩者同樣都是殺頭的大罪,也會株連。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視野不夠開拓。

二來,鹽沒有保質期的說法,多久多遠都能運輸,頂多會有所損耗。

但是大明會更容易吸收西方知識,至少沒有文字監獄。

他隻帶了幾萬精銳兵馬,其他都是臨時來的投降兵。

結果考慮到江南還有抵抗力量就沒有這樣做,失敗就此埋下伏筆。

讓糧食的總產量提升。

他們之所以不能成功,一來是一個運氣問題,二來他們習慣於用販賣私鹽的方式思考問題。

其實隻要不殺了對方的話,他們倒也不一定會上報的。

總之他走的就是最翻動的那條路。

隨著武則天加大力度支持流民穿越者,對方的勢力飛速膨脹。

因為賣私鹽,需要絕對保密的人,所以都是宗族一起乾的事……

朝廷怕的是那種流動造反的賊寇。

但他的最大問題,他的思維模式僅限於整個大明朝,隻想承擔漢地兩京13省的擔子。

店鋪,乞丐窩,路邊黑店,船家……

實際上西方文化已經很深入大明了。

結果直接就導致了大地主穿越者的死亡。

大地主穿越者死了。

何況消滅一支私鹽隊伍,還會來第二支。

維持住秩序,才能發展。

最多隻能當地那些鹽商,其他私鹽販子去打擊同行。

然後逃跑形成習慣,不願意苦戰。

可以說家家抽丁,就除了那些實在走不動路的兵。

武則天讓他百病不生,而且還有逢凶化吉。

他們是靠了吳三桂打頭陣,消耗了李自成的兵力和體力,才一舉成功。

他在襄陽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他並不直接攻打縣城。

他的思維模式還是沒有擴展到整個東亞的天下。

隻要給的銀子夠多,肯定是有人會下水的。

靠的就是升官發財,吃喝玩樂,賞罰分明這些手段。

他很清楚要團結誰,要鬥爭誰。

一手給消息,一手拿好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