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募兵訓練(2 / 2)

神秘讓我強大 木恒 11262 字 9個月前

而張飛這家夥彆的沒有,就是豪爽。

莊客想讓一家子投靠過來,他怎麼可能因為對方吃得多就拒絕?

不可能的。

畢竟三國演義的設定,他這個豪爽人設是不會變的,豪爽,不在意錢財。

要知道他是見了劉備一麵,聽了對方對時局介紹,知道將來是亂世,可以馬上取功名後,就把所有家產都拿出來捐助劉備起兵的。

在聞人升的估算,張飛的總家產,得有上千萬錢吧。

畢竟募集了300人馬,共有六屯兵。

漢朝規定,戰兵前線殺敵的士兵一個月能拿到九百錢,雜兵一個月能拿到六百錢。

那麼300人,一個月軍餉就得有27萬錢。

如果沒有千萬家財,這些士兵一年都養不起,那還募集乾嘛?

要知道除去軍餉,還要儲備糧草、軍械,這才是大頭。

相比之下,關羽是殺人逃犯,劉備隻是個擺地攤,賣草鞋r,三人中後張飛最有錢.

就因為劉備能夠看清楚大勢,還有個更好的身份出身,所以張飛就耗儘家產,跟著劉備混。

聞人升一眼就看出來張飛心裡在想什麼。

他追求的是社會地位的改變。

他現在是地方土豪,他既沒有舉孝廉的門路,也沒法考科舉。

即便是現在是靈帝劉宏在位,可以買官,他也沒有買官門路。

漢靈帝訂下的賣官鬻爵價格表,郡守級這種年收入兩千石的官職,通常是要兩千萬錢的價格才能夠買到。

當然現在可不能直接稱呼靈帝,這是死後才有的稱呼。

隻能稱呼為“天子,陛下,聖上”之類的。

以張飛的家產,傾家蕩產,應該是能買到一個郡守以下的大官。

問題是張飛這種土豪,就是想買,也沒人賣他的,你就是想買官,你自己也得是士族的一分子才行。

當然錢到位了,也不是不能通融。

問題是張飛還有些潔癖,看不起貪官汙吏,所以他是不可能答應買官去做,寧可靠軍功起家。

其實劉備正確的出路是一方麵抓軍功,一方麵多搞繳獲,然後去買官。

隻是名聲就差了。

可惜他不會這一手。

當然這都是三國演義的設定,真實曆史上如何,細節不得而知。

士人是虛偽的,一方麵自己爭相給族裡買官,一方麵又看不起買官者。

整個就是精神分裂。

隨後這些天,聞人升將自己一大家子都帶在張飛莊園時,吃吃喝喝。

當然他也要體現自己真正的價值。

不然的話,張飛不計較,他的管家和族人可是會計較的。

隨後聞人升隨意看了看張飛的田地,提出了一些增產的建議,讓糧食長勢更好。

張飛家的田,都是有水渠的,可比他們趙家的地好多了。

大旱也影響不到。

又看了看張家的養豬場,屠宰可不能光靠收彆人的豬,那樣不穩定,還是要有自己的養豬場。

最後是看了看釀酒之地。

總之幾個建議之後,張飛若是在安平之世,足夠將家產翻個七八倍不成問題。

接受了這些建議,看到成果之後,張飛更是將聞人升當成當世奇才。

光吹牛皮,吹不了多久就破了,能夠促進生產,增開錢路,那才是牛人。

這年頭,管子還是挺牛逼的。

諸葛亮都自比管仲,可見對商人還不是很歧視。

糜竺就是大商人,也能入仕,隻是地位不高。

略施手段後,聞人升就開始與張飛,說下一步的事。

招兵買馬。

先招募了50人一屯兵。

省得負擔太重。

演義中,上來就散儘家產,那是不可取的。

沒有細水長流的根據地,如何長期養兵?

一回就掛了。

劉備就是前期沒有根據地,四處流浪,結果到處被打,打得淒慘無比。

丟了天時,就是在這個時候丟的。

等到得到諸葛,那時候北方平定,南方也半平定,沒有多少騰挪周轉空間了。

諸葛亮能硬生生地挖出半個荊州和一個西川來,實屬不容易了。

然而兩眼,又少一眼,徹底沒戲了。

隨後聞人升就利用這招募的50鄉勇,進行訓練。

他自然是有很多訓練之法。

首先要保證大家吃好喝好,營養均衡。

接著訓練隊伍陣形,作戰技能。

他訓練的法子就是戚繼光的法子。

曆史五千年,唯獨戚繼光從各種細節上,幾乎是在按照攻略在寫如何訓練,如何作戰。

而穿越者要做到的,就是提供足夠的後勤。

然後照著對方的法子練就是了。

各種地形都給你考慮到了,南方怎麼打,北方怎麼打。

草原騎兵怎麼打,散兵遊勇怎麼對付。

兵貴雜不貴精。

你的兵種,使用的武器必須多種多樣,士兵掌握的兵器要足夠多。

否則的話,太容易被人針對。

想靠一杆長槍打天下,就是搞笑,你以為人家沒有飛斧,沒有投槍嗎?

人家隻要用遠程武器一打你,那你那長槍陣,抗不住半刻鐘,你就要崩潰了。

兵器要複雜化,有長槍,還有刀牌手。

還要有專門雙手舉大盾的。

用來壓住陣腳,防護住士兵,緩緩推進。

防止混亂和敵人的衝擊。

戚繼光在南方,為了適應多種多樣的丘陵地帶,雜碎地形,因地製宜的,多采用小隊進攻防禦,這樣便於快速展開。

11個人的小隊,組成鴛鴦陣,使用各種兵器,有防護,有阻礙,有輸出,有治療,簡直是現代遊戲中的王道翻版。

渾然一體,進退有序,非常適合狹窄地形作戰。

因此在很多次戰鬥中,往往自己傷亡是個位數,倭寇死傷數百,乃至上千人。

看起來都以為是謊報,然而事實就是這樣,高度的訓練和強大的組織力,還有充足的軍餉,高昂的士氣,針對性的戰法,和有效的兵器,就實現了這樣瞠目結舌的作戰效率。

名將就是名將,懂得因地製宜。

而在北方,就不是這種陣法。

北方是大平原,是騎兵縱橫,騎兵稱王,掌握戰術主動權。

這種小隊就不行了,戚繼光就改進並且優化了車營戰法,屢屢擊敗蒙古騎兵入侵。

名將的底蘊就展現在這裡,能將最有威脅的蒙古騎兵大敗,可見戚繼光是名至實歸。

可惜下場淒涼。

以戰車結陣,中間多安置火器、弓弩,遠程攻擊,進而擊潰敵人的騎兵。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