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一十八章 倭寇交鋒(1 / 2)

神秘讓我強大 木恒 14894 字 8個月前

風水輪流轉。

東百享受神州多次庇護。

現在就該輪到他們為大明效忠了。

兵部衙門裡。

「為皇上獻上封神用的土地,這是他們身為藩國最大的榮耀。」兵部尚書叫囂著。

其他幾個衙門也紛紛嘲笑著東百人不識抬舉。

將你們納入大明,那是看得起你們。

那些養不活人的破地,大明還不稀罕要。

比如說極西之地。

那裡實在是駐紮不下去。

萬裡戈壁,想找點水都難。

長途跋涉,得靠運水征戰。

這挑戰實在太大了。

遠遠不如東邊和南邊。

南邊雖然濕熱,蟲子瘟疫太多,但好歹基本的水和糧食是有保障的。

剩下的就靠人來開墾吧。……

不過,情況逐漸發生變化。

變化的是那群倭寇。

島國倭寇也開始大舉增兵。

因為他們的野心也變大了。

他們發現對手這一次很弱。

以前還在拚命抵抗。

這一回,那些士紳大臣卻一觸即潰。

「奇怪,你們為什麼會這麼弱?」一個倭寇首領,抓住一個領軍大臣問道。

「哼,西麵的大明要搶我們的地,你們也要搶,反正都是亡國了,乾嘛還要抵抗?」領軍大臣道。

「哈哈哈,原來如此,果然是虛偽的大明。」倭寇首領敏銳地發現了機會。

以前的時候,他們沒有打過大明。

他們認為主要是當地百姓反抗。

不給他們出力運糧。

相反個個支持大明,給大明人運送糧食。

而現在雙方都在搶東百,那就平手了。

他們這一次派來的,可是真正的武士。

而不是那些流浪的足輕。

而且倭寇一直沒把大明放在眼中。

真是這樣。

之前戚繼光抗倭的時候,平了海盜。

但倭寇並沒有真心認輸。

反而更加看輕了大明。

因為那隻是一群流浪的武士被大明海盜雇傭,就造成了大明數十年的倭寇之亂。

費了很多力氣才平定。

因此倭寇雖然被平,等到萬曆之時,倭寇從國內一口氣派出20萬正規軍。

他們覺得廢柴流浪武士,都能讓大明傷筋動骨。

這20萬實打實的,從戰國時代打出來的精兵,應該足以消滅東百,攻占大明。

可以說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但是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裝備差,騎兵差。

倭寇鐵礦少,馬匹也少。

這也是曆史上他們會輸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東百多山,不利於騎兵行進。

但還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讓騎兵前行的。

曆史上遼東的騎兵,就讓倭寇很受折磨。

當然因為作戰多,遼東騎兵損失也很大。

所以倭寇的戰鬥力很強。

他們的騎兵很差。

而且在盔甲上也處於弱勢。

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優點就是擅長使用鐵炮,喜歡用鐵炮。

不過現在大明也擅長使用火繩槍。

這東西比火門槍強得太多了。

可以大規模裝備。

所以說在這一方麵他們並不具備優勢。

隨著雙方都在

增兵。

第一場衝突終於出現了。

其實也是因為東百開始左右搖擺了。

他們一方麵對大明說,隻要打敗了倭寇,他們就舉國來投。

又一方麵對倭寇道,如果打敗了大明,就甘做從屬。

這很正常。

即便到了近代,倭寇還將東百吞了下去。

何況現在才是17世紀?

雙方在平城道接觸。

這裡恰好位於東百一半的土地上。

倭寇一方,首先派出了小西正宗的8000大軍,開始進行試探。

而大明在這邊,一開始出征東百的總兵力是8萬,外加3萬民夫。

後來改成長期駐紮之法。

於是民夫就由東百來出。

撤回去2萬8000民夫。

畢竟用大明的民夫要給錢。

不給也行,那就要減功。

因為民夫長途跋涉,可以說是死亡一個就要破產一家。

雖然征發時優先征用贅婿、犯人、乞丐、流民還有多子者。

但負擔也很重。

接著6萬步兵也撤回去一半,隻剩下3萬。

騎兵2萬,又撤回去一半,隻剩下1萬。

為的就是減少開支。

在海外駐紮,那銀子花得太厲害了。

畢竟現在要的是吞並土地,不能大加劫掠。

還要長治久安。

其實還是他們犯傻了。

直接學習嚶國人就是最好的法子。

但畢竟東百長年累月地進貢,這手是下不去。

那消費就大了。

因此總兵力就是五萬步騎。

外加從當地征發的農夫兩萬。

當敵人出現後,他們派出2000騎兵,加上4000步兵,前往迎戰。

不可能一開始就出動很多大軍。

消耗太大。

而且戰場也展不開那麼多人。

後麵的人隻能看著。

因此要開辟多個戰場。

所以說多路進兵有時候並不是錯誤。

而是提高效率,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當然碰到了厲害對手,就不好用了。

可能每一路都被對手破。

這就是薩爾滸之戰。

而現在,他們看到了對手之後,直接擺出了堂堂之陣。

想要玩計謀,玩埋伏,一來對士兵的要求比較高,二來要對地形很熟悉。

他們遠征東百,對這地方也是人生地不熟。

雖然加緊了繪製地圖,但仍然不可能和當地人相比。

他們對這方麵的地形也未必就比倭寇熟悉多少。

雙方都是在客場作戰。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堂堂之陣,用自己的兵力和戰鬥力優勢,組織優勢,去碾壓過去。

倭寇氣勢洶洶地推進。

率先派出一百人的鐵炮隊,前來試探,試圖打亂大明隊伍的陣腳。

而這時候大明將官,一位副將看到倭寇接近。

他立刻下令擺出車陣。

步兵守在車陣上。

騎兵則在外遊弋,隨時準備衝擊。

當然這100人的小隊,他們不會浪費馬力的。

要是那樣乾,非被罵死不可。

精銳不精銳就體現在這裡。

後期明軍看到敵人一來,就開始亂了。

亂開槍,亂打馬,亂射箭

沒有任何戰爭節奏可言。

自然會被對手一下抓住破綻,比如火槍冷卻期,馬力疲憊期,弓箭手的疲累期。

這就是戰機。

戰場之上,集中優勢,打擊敵人的劣勢。

永遠是不變的戰爭規律。

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兵力、精銳、組織、盔甲、後勤、機動,哪方麵有優勢,就要充分發揮出來。

所以才需要知己知彼。

你不知道這些情報,怎麼知道自己占據優勢?

而現在對方僅僅派出一百人試探。

副將自然不會大動。

而是派出虎蹲炮加弓箭拋射對敵。

這自然是改良後的,但射程比火繩槍還是近得多。

一般隻能打40到50步有殺傷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