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美食UP在線穿越 5216 字 2024-03-08

第22章

踏上異鄉的項天澤此時正在找合適的房子。本來他之前是想著,在學校附近找一個最便宜的出租屋,隻要有一個能睡覺的地方就行。反正他要上學,還要出去打工,在出租屋的時間不過就是睡個覺。可是現在他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如果賣餛飩的話,最好在距離家和學校都近的地方。那他就要找一個合適的地點了。

至於價格,項天澤當然不會有問題。他手裡的錢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是一筆巨款。但他同時還隻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他沒有二十年後的閱曆,自然沒有經過磨煉和捶打的眼光。所以他隻能讓自己不去動用那筆存款,他得靠自己的雙手賺生活費。等到他覺得有能力讓那筆錢生錢的時候,他才會有所動作。

要不怎麼說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做一個商人。對性價比的估算準確,的確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少花很多冤枉錢。項天澤也沒有真的就隻想著靠辛躍的餛飩方子就做這麼個營生。隻是做吃的賣,這的確給了他不小的啟發。

餛飩如果不行,這裡人總有喜歡吃的東西。隻要不複雜自己可以學會,那就可以試一試。就算這條路走不通,那也要先走一走試一試。他以前聽二爺爺說過他是怎麼白手起家的。雖然後來發大財的確是因為撈到了大寶貝,撞了大運。但一開始二爺爺的日子也過得不錯。他就是從挑著扁擔賣包子開始的。沒道理二爺爺當年可以,自己現在就不行!

年輕人有心有力也有乾勁兒。關鍵是他不缺錢,也就不會摳搜那幾分幾毛的。再想要省錢,他也不會讓自己過得吃喝不上。他要九月才會開學。所以他有半年的時間來做一個市場調查。哪怕他現在不知道這個詞,但他做的卻是這個事。

彙安以前是一個漁村,家家戶戶都以捕魚為生。早年間這裡的女子都是下水捕海的高手。而男人們都有駛船撒網的好手藝。隻不過如今的彙安已經是一個比文新市還要繁華的城市了。來這裡打拚的年輕人很多,像項天澤這樣年紀的絕對不在少數。

新城建設最要緊的當然是各項建設。從工廠到各種開發,都需要蓋樓蓋廠房。所以來這邊的人大多數都是奔著工地去的。項天澤一開始也選擇去了工地。一來是為了賺個吃飯錢。二來他在觀察了半個多月之後,發現工地裡的工人多,而且工地附近也都有推車賣吃喝的。他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工地裡有不少同齡人,但項天澤跟他們的共同語言太少了。那些人聊的都是賺錢回去蓋大房子再娶個漂亮媳婦兒。可項天澤卻對婚姻絲毫沒有憧憬和向往。甚至是對異性也沒有產生過任何心動的念頭。跟那些十四五就開始瞄著姑娘看的小子不一樣。項天澤那個年紀的時候一門心思都是練武,開始聽二爺爺說那些他以前走南闖北賺錢的事情。

項天澤並不知道,他的原生家庭給他的感情觀念能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反正即便是到了如今,他也覺得賺錢比找媳婦兒更要緊。所以那些小子們聊著聊著都聊出黃段子了,他卻依舊無動於衷。

休息的時候他也會拿著書在那裡看,顯得不那麼合群。但那些段子讓他覺得非常尷尬,他甚至覺得這群人聊人家賣飯大爺的女兒,對人家是特彆的不尊重。他實在是沒辦法跟這群人有什麼過多的交流。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項天澤乾不了多久,也就是這個工程完了之後,人家就要去上學了。這不過是大學生來體驗生活。

其實那也不是什麼正經的好大學。項天澤要讀的就是個專科學校。說是大專都是去年才被教育部門認可的文憑。而且學校裡還有成人專科和各種專業培訓班。像是他讀的全日製脫產班,也是去年才開始的。

其實找這個學校他還是用了二爺爺留給自己的關係,不然他遠在萬裡之外也不太可能打聽得那麼詳細。而且沒有這層關係的話,他可能就去省城找學校了了。反正他當時的想法就是趕緊離開他那個親爹親媽哥哥弟弟包括爺爺奶奶。

這天收工,項天澤還沒等走出工地呢,就聽到有人在喊救命。聽聲音透著一股子淒厲,他這習武之人本能地就朝著聲音看去,雖然沒看到是誰在喊。但方向是放料的地方,而且他瞧見放磚的“牆”好像比那會兒塌了不少。

他立刻跑跑了過去,果然是有人被砸了。他趕緊跟著其他趕過來的人一起把磚往外扒。好在工頭不讓他們把磚放得太高,也沒算把人埋多深。但腦袋還是出了血,要命的是下麵被砸的還是倆人。其中一個是工地的設計師李工。

李工可是工地的重要人物。他們施工都得按照人家的圖紙和要求來。現在人被磚個砸了那還得了?工程進度放一邊不說,首先這責任就夠大家喝一壺的了。

項天澤一個臨時搬磚的,這些責任自然跟他沒關係。但是他救人卻十分賣力。最後還是他把人給背上了工地的大卡車,然後跟著把兩個人送去了醫院。

搶救室外麵,項天澤身上也有血。有護士過來問他那裡受傷了,他表示這是剛才救人時弄傷的。護士長還親自過來給他擦了擦能擦掉的地方。

無疑,那個時代的人熱心腸很多。雖然幾十年後也不少,但惡意碰瓷這種事逐漸讓人們被迫冷漠了起來。而不管在什麼時候,一個見義勇為好心腸的人都是會被大家讚揚的。工頭和廠方代表趕來的時候,也感謝了項天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