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天澤笑了:“所以就不用查了。有沒有我都想去看看。如果有條件的話,那邊建立分廠,再扶持幾個當地小企業也是可以的。算咱們入股,也不虧。首先我得看看那邊適不適合畜牧養殖。實在不行特色農產品也可以搞。深山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冷鮮生產線可以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路暢不暢通。”
辛躍點頭:“是啊。路好走了,東西就出得來,其他的就好說了。”
項天澤兩天之後就離開了文新。他這次要去的地方是一個叫梧桐的小鎮。那裡距離文新有將近兩千公裡。就算是坐飛機到達距離梧桐最近的有機場的城市,再做大巴車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而這還不是項天澤的最終目的地。他真正要去的地方是梧桐鎮西百公裡外,一個坐落在山穀中的村子。
雖然要跟澤鋒購買一批冷鮮設備的人,是要把廠子建在梧桐鎮。但他卻是來自那個叫塔嶺的山村。
付慶華在塔嶺村出生長大,因為他們的村子就在大山之中,群山阻隔了跟外界的通道,村子裡想要到鎮子采賣都需要走上兩天一夜。後來ZF來修了路,情況有了好轉,可山裡沒有那麼多耕地,山裡的獵物也早就沒有了蹤跡,除了一些菌菇和野菜,也就是一些村民在山裡散養雞,賣些雞蛋賺錢。日子其實也沒有真的變化太多。
不過村子裡的孩子們都可以去鎮子上讀中學了。鎮裡也在村子裡辦了一所小學。彆看沒有多少個學生,但有時候大人們也會願意到教室裡坐下來聽外麵來的老師講一講山外的事情。
付慶華就是在村子讀完小學去鎮上讀的中學和高中。在他們村,讀了高中就是大學問人了。而他也跟很多走出大山的年輕人一樣,選擇去外麵工作生活。付慶華輾轉到了文新打工。一開始是在機械廠,後來澤鋒招聘養殖工,他突然想到家鄉,就決定去看看。於是辭掉了機械廠的工作,進入了澤鋒的養雞場。
項天澤知道付慶華沒有那麼多錢。他想在鎮子裡辦一個冷鮮食品加工廠,主要也是為了可以在村子裡辦養雞場,然後可以將那些活雞運到鎮上加工後再銷售。他是希望可以讓家鄉有些變化。讓村子裡的人多一些收入。
彆看付慶華今年已經四十了,心勁兒還是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樣。項天澤尊重這樣有想法的人。所以他詳細的打聽了一下付慶華到底想做什麼。當他聽完這件事之後,就決定去看一看。一個沒有過建廠經驗的人,隻是在養殖場裡知道怎麼養雞,這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從山裡運東西出來本來就費勁,你把廠子建再鎮子上,再運活雞出山,那不還是換湯不換藥。
到了梧桐鎮,項天澤給辛躍打了個電話。“我到鎮子上了。”
“這邊也沒什麼事。他們還沒研究明白呢。付大哥在鎮子上等你?”
“他們不給你電話,你就彆打理他們。除了治療費,什麼都彆管。剛才我接到付哥電話了。他還要半個多小時才能到。說是下雨路被堵了。”
辛躍歎了口氣:“也是夠難的。那你覺得那邊氣候咋樣?鎮子上的情況呢?”
“看著是比較蕭條。跟之前打聽過的情況差不多。沒什麼工業,也沒有大型企業。大部分人都是靠著種地。不過當地在大力發展草藥種植,但很多人還在觀望中。”
“草藥種植這很不錯啊。是有供銷社嗎?”
“具體的我還得再問問看。梧桐鎮下麵有十幾個村子。我在過來的大巴上跟當地人打聽過了。像塔嶺村那樣在山裡的小村子有五個,有兩個人村子裡年輕人已經都走得差不多了。很多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他們等回來的也不過是每年的一筆彙款,有時候過年都不見得能見到回來多少年輕人。”說到這裡,項天澤歎了口氣。
辛躍勸他:“這樣的事情不是特例,但總會改變的。能做點就做點,不用太過悲天憫人。”
項天澤笑了:“我知道。我也做不了聖人。就是看到了心裡多少有點兒不舒服。不過修路不是哪個企業能獨立完成的事。我先過來看看情況。然後再找一個評估團隊。錢可以出,但也不能無限投入。”
這時候,辛躍那邊又有電話進來。兩個人先掛了電話,辛躍接通:“喂?”
電話那邊是錢華城:“躍啊,哥哥又有事兒要找你幫忙啦。咱鴻圖新劇宣傳,就靠你啦!”
辛躍笑了:“沒問題啊。再說了,我是鴻圖的股東嘛,肯定是會有點兒優惠的。找我們悅味做宣傳,說什麼也得給個八折。”
錢華城笑著問:“你就不能說免費做一次貢獻?”
“那不行。不能打消員工積極性。收入直接跟動力掛鉤。咱們不能人為讓他們產生消極情緒。”
“你可真是個好老板。你先找時間過來看看怎麼搞,價格也彆打八折。這也不是咱倆的買賣。沒必要。親兄弟明算賬。要是第一部自製劇就摳摳搜搜的,往後還怎麼成事兒呢。”
辛躍猶豫了一下才說:“錢哥,我暫時隻能網絡辦公了。家這邊出了點事,我一時半會兒離不開。也確定不了什麼時候可以徹底解決。”
錢華城問:“有什麼要幫忙的嗎?”
“沒。就是在等個消息。我們出個錢就行。就是事兒鬨騰。”
“那行。我乾脆讓小彥帶著東西去找你好了。到時候你跟他說。商量差不多了之後再發給我就行。”
作者有話說:
躍躍:我可真是好老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