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肯乾,什麼都能乾成。
辛怡跟辛躍的擔心是一樣的。二姐懷孕當然是大喜事,但兩個孩子的心態她覺得更重要。所以她拉著兩個孩子詢問了他們的想法,得到他們開心的回答之後,她也放心了不少。
小明說:“三姨,我和弟弟相信爸爸會對我們一直很好的。而且就算爸爸對我們沒有之前那麼好了也沒有關係。我們有媽媽、姥姥、張姥姥,姥爺,太姥姥還有舅舅們的喜歡。所以我們也不孤單的。”
辛怡摸了摸外甥女的頭頂:“以後有什麼不開心的一定要跟我說知道嗎?不要覺得怕給我添麻煩,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你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找我或者找你們的舅舅。”
小明點頭:“嗯。我們知道。謝謝三姨。我們現在真的很開心。以後我們也會好好保護弟弟或者妹妹的!”
比起辛躍,辛怡多少能理解一些小明和小亮的心態。當初帶兩個孩子去做心理評估的時候,她是在一旁全程聽著的。
兩個孩子並不完全是因為喜歡弟弟或者妹妹。他們是因為真的覺得李靖義對他們很好,他們就覺得為什麼新爸爸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呢?這樣對新爸爸不公平。所以他們才會說那樣的話。這其實就跟他們覺得江懷中找了好幾個,他們的媽媽也可以給他們找新爸爸是一樣的心態。
這種心態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得到他們認為的「公平」對待。他們的親生父親完全忽視他們的成長,也沒有滿足過他們任何的需求。彆人家的父親都會待孩子如珠如寶,他們很想擁有那樣的親子關係,但卻沒有得到。所以當李靖義讓他們終於感受到了什麼是父愛,什麼是陪伴和真心關懷。他們也會用他們的同理心去看待李靖義。他們希望新爸爸也可以得到他們認為的「公平」。
不能說這種心理狀態不正常。但其實也跟普通小孩子不一樣。他們被江懷中那個大傻叉影響,變得謹小慎微,不希望給大人帶來麻煩,所以也會想辦法去討好大人。大人對他們越好,他們就會越是乖巧懂事為大人著想。
當回家的路上,辛怡跟他們三個說起這些的時候。辛躍依舊是牙根子癢癢。“說到底還是怪江懷中那個王八蛋!當初我真不該聽二姐的饒了他!”
餘濤則更擔心:“倆孩子這樣,將來會不會吃虧?我好像前陣子在網上看到過什麼來著……哦對,討好型人格。好像是不太好。”
辛怡是修過心理學的,所以這些她明白。“這種幼年時期帶來的影響是很難清除的。但環境的改變也是會有改善的。不過目前看他們的情況還不錯。就看這個孩子出生之後這兩口子怎麼處理三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吧。”
這一年來,項天澤將梧桐雞的養殖麵積擴大了將近六倍。光是梧桐當地的養殖場麵積就三倍。即便是這樣,這種出肉率高,而且肉質細膩口感爽彈的梧桐雞也照樣是個永不應求。國內許多大的餐飲企業都是直接跟澤鋒訂購第一手貨源。最開始他們以為的,可以製作成冷鮮產品放到華逛超市到各地銷售這件事還沒能達成。
不過有像梧桐雞這樣賺錢的,就有像養蝦那樣賠錢的。倒也不是說賠得多嚴重,隻是跟其他養殖基地的項目比起來,沒賺錢那可不就是賠了。至少是賠了人工和時間成本。
當然了,這個世界上不存在隻賺不賠的買賣。澤鋒這麼多年也有一些東西是虧了的。但因為生意越來越大,一兩個地方的分廠出現了虧損,其他地方依舊大賺,總收益還是穩賺不賠的。
而項天澤也沒有對奶製品廠這件事放鬆關注。而且綠海那邊的奶酪工廠現在已經有了穩定的合作對象。雖然製作的產品量不大,但貴在品質好,可以根據客戶的邀請訂製不同類型的產品,所以價格不低。項天澤把這個小小的奶酪廠完全交給了那兩個回過發展的人。光是這種信任他們就覺得難能可貴了。更不用說他們的薪水可比之前在國外高多了。
其實這個奶酪廠更像是一個手工作坊。項天澤並沒有打算在短期內擴張。他隻是借由這個跟綠海那邊又租了一片牧場和工業用地,專門用來飼養放牧奶牛和奶羊。如今的廠房和牛舍羊舍已經投入了使用。澤鋒的奶製品廠也已經正式掛牌營業了。
澤鋒投入巨資在綠海城裡了奶製品加工廠,並且為了保證奶源的安全,自己養殖奶牛奶羊。這個消息在財經刊物和媒體專欄裡被報道了出來。為了給澤鋒的奶製品造勢,辛躍還給悅味的網絡營銷團隊下了一個單子。
雖然大家都覺得老板這是花自己的錢給自己打廣告,最後花出去的錢還會流進自己的腰包。但他們加班工作有加班費,節假日開工有雙倍工資,那大家就滿足了。
奶粉事件剛剛過去一年,很多人還對國產奶粉沒有什麼信心。當然這隻是網絡上看起來的情況。實際上不是發現問題的產品,雖然稍有減少收益,但還是比較穩定的。畢竟不可能人人都去買代購。而且有些人很信任本地產的奶粉。至少綠海那邊是這樣的。
澤鋒在國內的口碑是極好的。這十幾年來沒有發生過大的安全事故。唯一那一次上了電視台的,還是被假冒偽劣坑害的被害者。這種情況下,澤鋒出的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質量合格,安全性有保障。
價格如果不是貴得離譜,消費者是願意購買的。而且澤鋒的產品在華光超市和網絡購物平台上都可以購買,根本不需要擔心銷售渠道的問題。
今年過年的時候,辛安在跟項天澤閒聊的時候感慨:“你們可真是乾大事的人。說什麼就能乾成什麼。我以為前年年底那個樣子,你估計得再緩緩。沒想到這廠房和設備都齊了。”
所以從一開始項天澤就沒有過半分猶豫,不光是奶製品的廠房和那麼多條生產線。關鍵還有那麼大的奶源基地。他看新聞的時候都覺得報道中說的投資數目震撼到他了。那可是他長這麼大想都沒敢想的數字,可做出這麼大投資的人,居然就是自家的弟夫。也是自己二十出頭時就認識了的朋友。
項天澤接過辛安遞來的煙。一邊點燃一邊說:“一開始也是大家來閒聊的時候說起來的。哪想到就發生了那種事。不過不能因為個彆現象就徹底放棄整個行業。而且奶製品也有很多其他種類。鮮奶是必不可少的食材,本身澤鋒的牧場原來也有奶牛,隻是因為養殖麵積不夠,所以隻能供應給綠海本地。我是早就有擴張的心思。”
辛安感歎:“那也還是你有膽量。換做是我。我可能還得再等兩年,等人們把那件事忘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