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七夕生亂(1 / 2)

月照棠下草 儺水 3720 字 9個月前

《月照棠下草》全本免費閱讀

這幾日皇城的女兒家都忙著準備七夕乞巧節,李鳳鸞日日在房中練習穿針。待到七夕晚上,她要代表皇族貴女,在皇城門前,登高台,穿針討巧,斷不能丟了皇族臉麵。

“不是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嗎,本宮瞧著難。”

丹霞湊到近前來,“公主年年都能穿成,今年怎就不能。”

七根針插在半截藕上,李鳳鸞拈在指尖的線抖個不停,“那是因為本宮的線纏了著銀絲,哪能穿不進。”

李鳳鸞丟下線,“左右在高台上,旁人也看不清,做做樣子罷了。”

七夕那日,李鳳鸞身穿鵲橋補服,頭戴金絲編製的蜘蛛釵,上邊鑲嵌了四顆紅寶石。

她站在城門內的甬道處,身後跟著三十二個宮婢,手提燈籠,在月色下好不壯觀。

“公主殿下,臣來遲了。”

李鳳鸞打量著身前行禮之人,二十出頭的年紀,身穿青色官袍,頭戴烏紗帽,應是今日代表皇家男兒“拜魁星”的新科狀元——趙逢春。

“趙典簿初入翰林院,自當以官務為主。何況典禮並未開始,算不得晚。”

“臣,謝公主體恤。”

趙逢春退到李鳳鸞身後,微低著頭。

李鳳鸞目光掃過恭敬的男人,轉身看向城門處。

這趙逢春不是汴梁大族出身的公子哥,據說是出身偏遠鄉野,但是為人行事自帶大家之風,入朝以來無人不稱讚,連身在後宮的李鳳鸞都聽得一二。

“本宮有幸拜讀過趙典簿的文章,上到治國之策,下到分田之法,難如斷貪腐,事無巨細,典簿都分說得當,有理有據,實在令本宮敬佩。”

趙逢春鞠躬道:“臣不敢當,不過是小生拙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儘紅絲幾萬條。”

城門外孩童們的歌聲響起,城門緩緩打開。

門外是這幾日搭建的木台,前方是錦衣衛形成的一道人牆,將百姓圍在外邊。

李鳳鸞走上高台,趙逢春跟在身側,木板被二人踩得吱吱作響。

高台離地一丈高,四周沒有圍欄,隻擺放了一張供桌,一旁站著一個太監,高聲喊道:“請公主殿下丟巧針。”

李鳳鸞將繡花針放在水盆中,水麵上的薄膜微皺,水底針影如飛鳥掠過,變幻不停。

“針影不直,咱家恭喜公主,得巧了。”

“請公主殿下引針乞巧。”

李鳳鸞拿起桌上插著七根針的木塊,對著月亮,五彩繩依次在**中穿過,一氣嗬成。

“七針皆過,女兒得巧。”

台下的百姓歡呼雀躍,其實到底穿了幾個針,他們也看不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