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試試給西蜀求助。”
………………
話分兩頭,此時的西蜀。
顯隆帝對於先前的聖旨並沒有否認。
宣王主動拒絕了接替皇位。
最後顯隆帝權衡再三,決定讓宣王臨朝,將一應事務慢慢移交由他處理,給他一個適應的過程。
當得知這一切皆是寧王替他爭取的以後,宣王有些不可置信。。
畢竟這個兄弟一度要置他於死地。
不知道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乾這等吃力不討好之事。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顯隆帝把軍政大權都交給了他,至少以後在西蜀就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他。
三日後,他接到了來自容闕的求援信。
此事他並沒有獨自做主,而是在朝會之上同諸位大臣商議。
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覺著應該出兵,有的也是覺得應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個人情感而言,宣王定然是決意出兵的。
但是現下他執掌朝政不久,不能留下專斷之名。
他對著下首的大將軍使了一個眼色,大將軍出來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殿下,末將以為,應當出兵。”
“大商是我西蜀強鄰,倘若兩國和睦,定然兩相有益。”
“殿下與大商齊王交情甚篤,若是扶植他上位,今後兩國定然交好。”
大將軍作為一個武將,這番話說的條理清晰,大家頓時有些恍然大悟。
其實這也是宣王讓他說的。
自打他跟顯隆帝好上了以後,自然而然的脫離了寧王的掌控,歸到了宣王陣營。
“大將軍所言極是,本王覺著是該施以援手。”宣王坐在上首點了點頭問道,“諸位可還有旁的看法?”
大夥也不是傻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也不好再勸,隻能紛紛附和。
宣王點了十五萬兵馬,定邊將軍為主帥,即刻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