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區委書記李長河積極配合白賢良的工作,迅速提出了清河縣提質改造一攬子工作項目,康懷宇和趙利民在這件事情上是支持的。
因為對他們來說都有利益。
李長河作為區委書記,在工程承包方麵有說一不二的決定權,雖然會留出一部分給市裡的領導。但總歸他是吃肉的,趙利民也是吃肉的,他是本地人,很多地方需要他出麵,他有威信也有人脈。在清河區的地麵上,他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利益同盟。任何錢從這兒過,趙利民都有機會從過一道手。
康懷宇作為區長,他對金錢的興趣並不強烈。
但他是個官迷。
他就想當官。
想要升官靠什麼?靠能力,靠政績,靠關係。
能力,康懷宇肯定有。
關係,到處都在走動。
政績,建城就是政績。
所以,康懷宇當然全力支持城建。
蘇希麵對這個問題,他微微一笑,他說:“東明和清河地理位置不同,各方麵條件都相差很大。東明的發展模式,對清河來說,參考意義不大。”
“至於城建……”蘇希抿著嘴微微點頭,他說:“我轉了一圈,清河區的城市麵貌確實有些落後了。”
蘇希不反對搞城建。
這讓康懷宇鬆了口氣。
他就怕蘇希一過來,就徹底否掉李長河時期的‘大戰略’。這樣一來,就難搞得很。
至於蘇希和趙家的鬥爭,倒是其次。
“不過…”蘇希微微提高一點音調,他說:“搞好城市建設,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才,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的人居環境。但是,如果將全部精力放在城市建設上,會顯得舍本求末。”
蘇希明確說:“清河現在麵臨最大的問題是資源浪費、資源枯竭,以及人才外流。我的個人看法是,下一個階段要將發展新興產業列為首要目標。我們清河是有優勢的,而且優勢還不小。”
“隻要將產業鏈做起來,我相信…清河會成為西南地區乃至全國、全世界的重要產業基地。”
蘇希擲地有聲的說道。
蘇希這話一出,大家都看向他。
每個人的表情不一。
歐陽華榮、國海坤認為機會來了。
其他人則將信將疑。
趙利民是嗤之以鼻,他認為蘇希又在放空炮。
他在清河待了一輩子,他就沒看到清河有什麼優勢,更不認為清河有機會成為全世界的重要產業基地。
倒是康懷宇微微皺眉,他問蘇希:“蘇書記,您說的產業,是什麼產業?”
蘇希笑了笑,他掏出自己的手機。
這款手機與市麵上所有流行的手機截然不同,它隻有一塊大屏幕,下麵有三個小按鍵,連數字按鍵都沒有。
“這是東灣一家高科技廠商新生產的一款手機。前天我就是用這款手機拍攝的第一現場。它小巧精致時尚,同時也是目前國內高科技的集合。”
“不要小看這樣一款小小的手機,它在未來能做很多事情。上網、玩遊戲、聊天、購物、影像對話…未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方方麵麵都會集中在這樣一台小小的手機上,到時候大家出門將不用帶錢包,不用帶鑰匙……一台手機連接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