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擴產!擴員!(1 / 2)

李牧吩咐完軍隊的擴編任務。

繼續讓藍德子記錄其他人員的擴編目標。

如今軍器局的工匠人數是十萬人。

這麼點人,顯然已經撐不起,李牧大量的製造產業布局。

必須擴編到20萬人。

把軍器局的廠區再做大一圈。

現在的軍器局甚至已延伸到了京師之外。

成為了大乾乃至世界第一的工業重地。

如果要在曆史的長河中找一個對比的話。

那顯然隻有德意誌的魯爾區才能與大乾軍器局廠區作對比。

大乾軍器局的每一個司基本上就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部門,或者叫公司,也能理解為廠。

比如火藥司,機器司,火槍司,無線電司,卡車司,火炮司。

另外還有專門叫廠的。

比如鋼鐵廠,煤炭廠,石油廠....等等。

與軍器局工匠一同擴編的還有軍器局的管事人員。

他們也很累。

工作相當繁重。

彆看軍器局是專門搞工業的。

但是連帶著其他事情一樣不少。

生活上的,工程建設上的,財務上的...等等雜事。

都需要軍器局的管事人員去處理。

李牧把他們也擴編到了五萬人。

接下來是京師大學。

京師大學如今有學員10萬人。

相信他們這次能在軍器局擴編技工中,大放異彩。

肯定有很多京師大學的畢業學生,進入到軍器局工作。

李牧最終決定將京師大學擴編到20萬人,廣納全國人才來學習。

最後是津門造船廠。

津門造船廠如今有十萬船工。

按照沈整的說法,人暫時是夠了。

十個船塢,一個船塢差不多一萬名船工去乾活。

李牧在書房中來回踱步。

藍德子提筆看著李牧。

“陛下,可要為津門造船廠增員?”

李牧思索了片刻,開口道。

“告訴沈整,再給朕造十座船塢,從全國挑選十萬名船工入廠工作!

另外,通知京師大學,如果有合適的海事學生,也可送來!”

“是!陛下!”

李牧剛才在考慮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造不造船塢。

船塢肯定要多造。

船工也要多招。

但關鍵在於。

大乾可能不是那麼好找優秀的船工了。

上次找來十萬人已經頗為艱難。

這麼看。

李牧覺得得專門組建一艘海事大學。

未來幾百年,一定是海洋時代。

海事大學太重要了。

無論是培養海員還是培養船工,都是頭等大事。

“藍德子,告訴沈整,朕會派人配合他,組建一所大學!

大學與京師大學類似,專攻海事!

名字就叫大乾海事大學,讓他先行準備,最好多與徐光啟、宋應星、李時珍他們多溝通一下,看看怎麼弄!”

“是!”

安排完任務。

李牧又翻看了一下如今的月開支。

經過此番擴編。

李牧一個月的開支已達2.7億兩白銀。

好在李牧仍有35.9億兩身家。

短時間內應該還夠用。

接下來。

李牧又翻看了一下火槍的生產情況。

鶴銃已累計生產27.65萬支!

虎銃也生產了20萬支!

零銃5萬支!

六眼機槍7530挺!

地支火箭炮3770門!

鶴銃的月產是十萬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