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他們來了!”
李舜臣的目光鎖死在南方。
李鬆順著李舜臣的目光,朝南方望去。
這一看。
差點沒把他嚇到。
海量的軍隊....如同黑雲一般,朝漢城壓來!
“王上....小心!”
金自點扶住差點摔倒的李鬆,臉上滿是擔憂。
李舜臣讓金自點扶著王上到箭樓中歇息。
城牆上畢竟不太安全。
待他們二人離去後。
李舜臣召集了約莫三萬名火槍兵。
這些火槍兵不是新式火槍兵。
而是類似於一百多年前的大乾神機營。
比神機營還要再弱上一點。
使用的火槍全部是老式的火門槍。
連火繩槍都不如。
但這已經是李舜臣能夠找到的最先進,也是他們使用最為熟練的火槍。
火門槍射程短,操作繁瑣,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
發射效率極低。
不過,眼下這種情況。
至少比沒有火槍要好。
用火門槍防守,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李舜臣安排這三萬名火槍兵在南門的甕城中待命。
一旦櫻花人衝破閘門。
這三萬火槍兵就可以迅速將其擊退。
正麵硬剛,火門槍肯定不是櫻花燧發槍的對手。
但....以逸待勞,以少擊多未必打不過櫻花人。
如果這三萬火槍兵都擋不住櫻花人....那漢城內估計也沒有其他的隊伍能夠對櫻花人產生威脅了。
另外,李舜臣提前將四個甕城的內城門都打開。
閘門開起來麻煩,關上簡單。
都開著有利於火槍兵在甕城中來回移動。
一旦哪裡有被攻破的跡象,就可以迅速過去支援。
當然...如果全部都有被攻破的跡象,那就隻能見機行事了。
不過一般情況...不太可能。
甕城的四周全部都是高大的城牆,就算被攻破外城門,裡麵也能通過城牆上的士兵守上一陣。
這段時間足以火槍兵來回支援了!
安排完這三萬火槍兵。
李舜臣將剩下的九萬老兵,分彆安排在四段城牆。
一段城牆有兩萬兵力,精壯士兵均勻分布。
老弱病殘也沒有閒著,專打輔助。
南城牆的人數要多上一萬。
另外,李舜臣在這段時間招募了不少人手。
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戰鬥力。
但是....青年力氣大。
專門從城內搬運防守用的石頭和木頭,綽綽有餘。
而且李舜臣還煮了幾百鍋熱油。
李舜臣可謂是將能想到的守城辦法都想到了。
很快。
城外的櫻花大軍開始朝漢城集結,他們似乎沒有打算直接發起進攻。
隻是把漢城圍了起來。
李鬆和金自點看到這一幕,差點就抱在了一起大哭。
他們嘴裡還在呼喚大乾皇帝陛下的支援。
其實李牧對於棒子國目前的情況了如指掌。
但他沒有著急命令李成梁前去支援。
隻有讓棒子國充分感受到大乾的作用,以後才會徹底臣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