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京滬鐵路(2 / 2)

李牧聞言,略感驚訝,他原以為都是從紡織局批發來的,沒想到...大乾百姓們的積極性居然如此強烈,竟已經開始以家庭為單位生產了。

李牧笑了笑,對此感到格外欣慰。

誰知最後張寬也問了李牧一個類似於劉守光問李牧的問題,那就是日後工廠越來越多後,李牧該如何收取數量不菲的商稅。

對此,李牧表示不著急,先讓工廠數量蓬勃發展一會,至少得等到年後...大量的工廠在北直隸附近建立起來。

根據張寬所言,現如今這批購入機器的富商、地主和工坊都是以北直隸的人為主,北直隸以外的還沒反應過來,想來日後會越來越多。

從酒樓出來,李牧等人行至廣寧門,這裡是大乾第一條鐵路的始發地,李牧等人剛到這裡,便正巧看見一列火車正緩緩駛來。

“嗚嗚——”火車發出刺耳的汽笛聲,哐當哐當的鐵輪不斷撞擊著,發出充滿節奏感的聲音。

“嗚——”隨著一道長鳴結束,火車穩穩得停在了月台上,此時的月台已經人滿為患,大家都是等待上車的旅客,這列火車是火車司的試運營列車,會一直運行,主要是用來測試,也兼職拉送從廣寧門到廣渠門的旅客,坐一次隻需一個銅板,非常便宜,這也導致了每天坐火車的人非常多,幾乎往返都是滿載。

“主子,看來百姓們對火車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日遞增。”藍德子在一旁看見百姓們都是一臉興奮的上車,不由感到高興。

之前,他還建議李牧把隨意詆毀火車的百姓都抓起來,李牧說不用抓的時候,藍德子還覺得不理解,都說流言可畏,但好像主子並不怕,當時藍德子不理解,現在他明白了,原來主子的自信在這兒。

這不...百姓們現在幾乎都沒說火車的不好,全都在說火車太方便,若是日後推廣到全國去,那可不朝發白帝,暮至江陵,日行數千裡不成為題!?

李牧對於藍德子的溜須拍馬一點也不在意,他早就料到如此了,大清朝剛開始推行鐵路的時候不也如此,可後來...任誰都會說一句火車真他娘的方便,事實也的確如此,火車確實方便,而且更關鍵的是安全性還高,比所謂安全性最好的飛機安全不知道多少倍......

“張光現在在哪?”李牧問的人是大乾建設二局,專門負責鐵路鋪設的掌印指揮使。

“回陛下,據臣了解,張大人應該不在京城,他前些日子向內閣和司禮監呈遞了一份北部礦場到京師的鐵路建設計劃,如今應當正在外麵勘察,隨行的人還有火車司的掌印指揮使大人秦澤。”

李牧聞言點了點頭,這個事情他是知道的,藍德子跟他說過,李牧繼續問曹雲道:“他們已經開工了嗎?”

“目前好像有一段已經開工了,在幾個北部礦場之間...日後張大人興許會將所有的北部礦場都用鐵路連接起來,最後通到京師,以供應煤炭至軍器局、煤炭發電廠、煤炭廠之類的官辦機構裡。”

李牧微微頷首,張光和秦澤辦事還是相當靠譜的,當日廣寧門到廣渠門的鐵路,說乾就真乾出來了,年輕人就是有活力有頭腦,乾勁足,李牧對自己廣開大學的決定再次感到慶幸,若是沒有培養的這批大學生協助自己,還不知道日子會過的怎麼樣,估計發展至少得相對滯後好幾年。

教育果然是一切的根本,李牧總算是深刻領悟到這句話了。

“主子,奴婢還有一些事情沒有來得及向您彙報,張光近日又呈遞上來一份鐵路建設計劃,奴婢已經放您桌上了,他打算修建一條從津門出發,直達新蕃北疆葉城的鐵路,等此次考察完北部礦場到京師沿線後就打算出發。”

“直達新蕃北疆??”李牧聽到藍德子的彙報,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這件事情,你先給朕叫停,真想乾,先讓張光和秦澤好好去考察一番,從津門到新蕃可不是一個小工程,而且沿途地形變化難以把控,絕對不可貿然行事,若是他們想在內地平原修建一條長度尚可的鐵路,朕倒不會說什麼,這條到新蕃的鐵路建設計劃決不能擅動。”

李牧表情嚴肅道。

他的後背已經濕透了。

年輕人啊...剛剛李牧還誇這倆年輕人不錯,現在居然要飛天了,從津門到新蕃那是現在的鐵路技術能乾的活嗎?哪怕放在後世,這也是一條極其難修建的鐵路,先不說會死多少人,就單論難度,絕對可以排在世界鐵路修建史前列....

大乾火車司和大乾建設二局現在是個什麼情況,等於剛剛出生的嬰孩...剛學會走路,就要起飛了??

這不妥妥瞎搞嗎?

藍德子見李牧反應如此劇烈,也隨即一愣:“是。”

“年輕人,有抱負是好事,但決不能好高騖遠,你告訴張光和秦澤,先給朕把內地平原的鐵路先修建起來,朕知道他們是想徹底解決我大乾棉花等紡織原料的運輸問題,但問題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解決的,得靠時間去積累經驗,事情斷不能操之過急,否則適得其反。”

“是,奴婢回去就批文告訴火車司和建設二局。”

“嗯,對了,朕倒是可以給他們指一條路,先修建從京師到鬆江府的鐵路,這一條鐵路距離也很長,但是相對於津門到新蕃要好修建得多。”

“鬆江府?這是什麼地方?”藍德子皺了皺眉頭,顯然想不出大乾朝有這麼一塊地。

一旁的曹雲倒是反應極快:“藍公公,這鬆江府坐落於南直隸,緊挨著蘇州府,在嘉興府北麵。”

曹雲說的如此詳細後,藍德子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在南直隸的東南角!不過主子...您為什麼要把這條鐵路的終點設置在鬆江府,這鬆江府不過是邊海一小城....有什麼特彆之處嗎?”

“是啊,陛下,臣聽聞鬆江府下轄一個上海縣,好像並無厲害之處,為何要繞一下,何不直接南下到嘉興府,此地沿太湖,正所謂,太湖熟,天下足,嘉興還是產絲重地,比這鬆江府不知好多少倍。”曹雲不愧是錦衣衛指揮使,知道的就是多。

李牧笑了笑:“你們現在小瞧這鬆江府上海縣,日後定要追悔莫及,朕隻告訴你們,這塊地方...乃是我大乾朝最優良的一個江海交彙地,進可溝通長江沿邊數省,出可直達世界各地,當為我天朝第一商埠之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