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買書(1 / 2)

曾不事農桑 拾廿九 3373 字 1個月前

《曾不事農桑》全本免費閱讀

趕緊把錢都裝在竹簍裡,時不時的還要檢查一下,小麥和仲良兩個人都不敢離開竹簍一步,竹簍上邊的豆腐版子都已經買空了,也不敢把豆腐板子拿開,隻有守著才安心。

前前後後忙活兒了一個時辰,就把豆腐賣完了,和旁邊的攤位相比,是及其有效率的,像這種八天一次的大集,一般都要持續到半下午人們才會陸續往家走。仲芒來了之後還是第一次趕上大集,也想帶著小麥四處轉轉。

其他人也沒有著急回去的,南伯還想去看看兒子,還特意留了一份豆腐準備拿去送給兒子的師傅,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新鮮物了,也能給兩個兒子都嘗嘗。仲芒帶著幾人就去了路邊買了燒餅吃著,本來想帶大家飽餐一頓的,但是南伯和同行的大伯都不願意去吃,說不餓,仲芒隻好買了幾個燒餅每人分半個,兩個大伯才願意吃。

分了燒餅後,幾人就站在路邊吃了,仲芒帶著小麥,仲良和暮商邊走邊逛,南大伯去看看孩子,另一位大伯給家裡添置點東西,大家就約好了在鎮子外邊騾車集合。果然是大集市東西很齊全,賣簸箕的,賣菜的,賣自家雞蛋的,都是原生態的東西。這會兒人比上午少了好多,邊走邊逛倒也舒服,

逛了一圈下來,仲芒也就花了五文錢,買了一小份糕點,四人一人吃了一塊。仲芒有給小麥零花錢,但小麥從來不用。最後仲芒要花錢的地方是在書局,進了書局小麥和仲芒就一起挑書去了,很多字仲芒不認識,但是也能猜出個大概,之前買的書都是基礎的啟蒙書,全是字。仲芒想讓小麥讀一些有趣的書,想找一些有配圖的,防止孩子厭學嘛,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暮商看到仲芒挑了很多本書,又放下了,就猜到了大概。“仲姑娘是想給小麥找啟蒙書嗎?今天來的路上聽到了幼弟在背蒙書。”

想到暮商給自己看的冊子,他應該是認字的,就想著可以幫忙推薦一本。“是想給他挑本書,家裡隻有兩本書,他都背的差不多了。我不太了解,你幫我看看買什麼書合適,我想要能開闊眼界的書給他看。”

在這種偏僻的村子裡有人讀書本就不容易的,聽仲芒要的書,還隻是為了開闊眼界,她一點都不像是這個村子裡的人。“這裡的書不全,用來啟蒙的書也隻有幼弟在背的那兩本,現在幼弟年紀還小不如把這兩本再學紮實一點。你要的那種蒙書我回去了默下來給你。”

“你全部會默?”

“我雖是常年在外行走,未走仕途之道,但幼年啟蒙時家父和師傅也是很嚴苛的。姑娘放心。”

“我不是這意思,不是不放心,我是沒想到你這麼有學問。這麼說好像也不對,反正,那就太謝謝你了。我去多買些紙。”

仲芒本來就打算買些一般的紙,給小麥練字用,現在要默一本書,用好的紙會更方便保存,就又裁了一些書局裡最好的紙。小麥就一路上抱著這些紙。其實她還看到了仲良看著小麥時羨慕的眼神。她不知道該怎麼做。

等他們出了鎮子,兩位大伯已經在等著他們了,仲芒一路上都背著裝著銅錢的背簍,這會兒終於可以放下了。回程的路大家都輕鬆了很多。路上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

同行的大伯這一天下來,跟仲芒也熟絡的起來。“小麥抱著的紙,是要回去練字,還是要送去鎮上的學堂呀。”

仲芒現在還沒送小麥去學堂的想法。“自己在家用的,咱們離學堂太遠了,小麥現在還小呢,長大點再去。”

“小麥真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孩子了。咱們村子這是頭一個念書的孩子,不過我聽裡正說,打算等他家老二家的孩子長大點,就送去鎮上的學堂了,你們可以一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