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水災(2 / 2)

曾不事農桑 拾廿九 3315 字 7個月前

“好,多保重。”仲芒也知道此時自己多說無益。也是她想差了,就算他們有屯糧,也不會比一國的糧倉要多。就算國庫不夠,不是還有都城諸多官員嘛。

暮商轉身上馬徑直打馬離開。

“姑娘,咱們回府吧,世子身邊跟的有得力的隨從,另外我會安排幾個小廝跟崔公子一起前去。不必過於擔心,咱們守好家就好了。”暮商打馬離開後,仲芒在世子府門口停留了許久,一旁的管家趕緊規勸仲芒回府。

~~

仲芒回到自己的院子裡,一陣陣的擔憂襲來。明明前不久事事都順心,眼下仲芒自己一人在都城,暮商和崔硯去了荊州,大米和小麥還在嵩縣,仲芒一人在都城倒是有點呆不住了。

盤算著花鋪如今她在不在都一樣了,培養的花匠也能種出高品質的花了。製香的活全靠荷香,她應該是能離開都城一段時間。

從都城到嵩縣的路她走的挺熟的,一旦有了這個想法,腦子裡就忍不住的在想,都城的雨勢不算大,但是經不住連著下雨。

仲芒不放心都城周邊的農莊,還專門去看了一眼,農莊裡直接用的是係統裡的種子,看起來比手邊的麥子好了不是一星半點。周邊的麥子出現了大片的倒伏,甚至看上去顏色也更黑。農莊的麥子今年雖然算不上豐收,但隻要不被水泡,應該就不會顆粒無收。

下雨天馬車也走不快,從農莊再回到世子府,天已經完全黑了,好在是平安回來了。

終於等來了連著兩日的晴天,雨勢應該漸漸穩住了。仲芒跟張媽媽和管事商量了一番後,當即就決定出發回嵩縣了,隻帶了一個跟著仲芒回過嵩縣的管事,一個可以接替駕車的小廝,仲芒則是隻帶了秋月,留了年紀較小的冬雪在家中。

收拾了兩三身衣物,帶了些銀錢就出發了。

~~

另一邊暮商快馬加鞭的也到了荊州,從荊州到發水災的地方,還需要一日的路程。一直不知道路上這幾日有沒有新的情況,詢問過這些天的天氣情況後。暮商絲毫不敢停歇,換了匹馬,繼續趕路。一同來的官員此時都受不住了,便決定在荊州暫留一晚,暮商隻好留了人手在這裡等著明日一同出發,另外也留了人手再此接應糧隊。

等暮商到了遭遇水災之地時,情況比上報的要嚴重,他猜到了會嚴重,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他在路上的這些天荊州還是持續的降雨。

水災的中心是渭縣,渭縣的水係是渭水。此次決口的正是渭水,平時渭縣的人以渭水為生,渭縣的縣誌上記錄的上次渭水決口已經是一百多年前了,現在的人自然沒有防範的意識,上下遊皆是連綿的陰雨天,也無人示警水位,提前防範,等到打擊意識到水位上漲時,已經來不及了。

在距離渭縣還有幾十公裡的地方,已經見到了被淹的農田,麥稈都已經倒伏了,全部浸泡在水裡。暮商這些年自是知道種田的不易。晨光乍現的時候,暮商到了渭縣縣城附近,才漸漸見到了土地,渭縣地勢較高,災民們都聚集在此處,此處設有兩個官府的施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