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這條通道並沒有通向什麼汙水處理地點,始終足夠一個人通過的通道好似在靜靜等待人類繼續深入,發現其中的秘密。
溫江明感受著水流隨著她的遊動而湧動,輕輕磨蹭她的肌膚。
令人難忘的冬泳經曆,不是嗎?
儘頭處的頂上有一塊鐵板。
溫江明用了點力氣掀開。
她通過鐵板,隨著通道垂直向上遊了幾米,猝不及防地冒出水麵。
整個頭露出水麵之上。
久違的空曠感讓她的心臟直跳,手電筒稀釋了黑暗空間的壓抑。
溫江明感到陣陣涼風拂麵,像刀割似的疼。她意識到,有空氣流通。
她並沒有第一時間取下氧氣裝置,而是環視周圍一圈。
昏暗的燈光下,遠處灰色的水泥牆壁中,與水麵齊平的高度刻著一行小字:“暗區密道——時”
這個“時”,指的是時絮女士嗎?
溫江明細細辨認這個字體。
時絮女士的字很有特色。就如她本人一樣恣意瀟灑。即使是刻上去的字,也保留了她一些筆畫的小習慣。
在有了七八成把握後,她拿下氧氣裝置。
空氣中有一種陰濕的味道,沒有什麼下水道的腐臭味,溫江明倒是可以接受。
溫江明以前是連嘔吐物都吃過的人,必定不會怕這個。
溫江明把腦袋露出水麵,這樣子她水麵上視角不受限製。
可惜手電筒四處照射,通道內再沒有任何字跡。
通道似乎正在緩慢地、以幾乎注意不到的輕微角度向斜上方延伸。
因為在半水半空氣的通道內遊了一定距離後,溫江明腳底的水位越來越淺。
水越來越少,空氣越來越多。
她最終從水裡站了起來,穿著腳蹼有些笨拙地走到一處粗糙的樓梯前,貼著白瓷磚的樓梯一路向上。
溫江明看了看手表。
這樣一趟花了快20分鐘。
溫江明想,秘密通道的長度與後麵未知驚喜的程度沒有相關關係。
但時絮女士的字讓這趟旅程有趣起來。她決定繼續走下去,探索通道下的未知。
她心驚膽戰地爬上陡峭的樓梯——溫江明不怕水不怕封閉不怕黑,卻怕陡峭的樓梯。
這種感覺非常不好。
白瓷貼片樓梯本身就有一種易滑易摔倒感,每上一步,都消耗了溫江明的一些力量。
她最後近乎是手腳並用地一步步爬上去的。
樓梯儘頭,是一段典型的通風管道。
金屬質地冷冰冰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路可走。
幸好它的材料似乎是加固處理,溫江明用力動手搖了搖,以確定它的穩固性足夠承受自己的活動。
她把潛水裝置和腳蹼放到管道入口,僅帶著手電筒,貓下身子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