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璋率領著使團獨自上路,前麵就是大宋地界,耶律智讓率領著手下的騎兵又向前送了他們幾裡,然後雙方這才互相告彆。
不過就在李璋準備要走的時候,卻又忍不住停下來再次向耶律智讓提醒道:“智讓老弟,昨天我的忠告你千萬不要忘記,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話,讓你的家人也最好遠離中京!”
“我回去後會認真考慮的!”耶律智讓這時也露出感謝的表情道,無論如何,李璋也是為了他好,而且昨天晚上他回去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心中也慢慢的生出幾分不安。
聽到耶律智讓的話,李璋這才放下心來,當下他再次與耶律智讓揮手告彆,然後使團這才踏上大宋的領土,而身後的耶律智讓也一直等到李璋等人的身影消失之後,這才調轉馬頭離開了這裡。
李璋這次沒有再走遂城那條路,而是向東錯開了一段距離,直接從河間府進入大宋,事實上這裡離遼國的析津府也更近,所以大宋在這裡駐紮的軍隊也更多,不過因為多年的和平,河間府的駐軍也撤消了一部分。
河間府靠近遼國的邊界一帶,這裡屬於深州地界,而深州西北位置,那裡有一個不大的縣城,也就是樂壽縣,這裡和遂城一樣,都是抵抗遼國進攻的第一線,當年遼軍大規模南下打草叢,無數百姓被掠走,這也導致樂壽縣人煙稀少,趕到最近幾年才慢慢的恢複了一些。
樂壽縣也就是趙安仁的老家,當年他就是在一次遼軍打草穀中被擄到了遼國,因為長相清秀,就被送到宮中淨身做了宦官,最後好不容易才爬到現在這個位置。
李璋之前曾經答應過趙安仁,一定會幫他尋找家人,所以才特意繞道來到河間府,樂壽是個小縣城,城外也有駐軍大營,不過城中卻居住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畢竟這些年遼人不再大規模南下,哪怕偶爾打草穀,也都是零星的騎兵,根本攻破不了宋軍的封鎖,所以縣城的生活也不再受影響,人口也慢慢的多了起來。
樂壽縣令也沒想到使團會忽然來到他們這個鳥不拉屎的小地方,當即也親自出城迎接,然後安排使團入住,不過他們縣城太小,也沒有驛館什麼的,再加上使團的人太多,縣城竟然住不了,最後護送的禁軍隻能住到城外的軍營裡,李璋與富弼等少數人安排到縣城中的客棧中。
本來樂壽縣令甚至還想把縣衙騰出來給李璋他們住的,不過李璋卻覺得太麻煩對方了,所以就委婉的拒絕了,不過他還真有事情麻煩樂壽縣令,那就是查找一下趙安仁家人的情況,一般來說,縣衙會將縣中的所有人口登記,隻要趙安仁的家人還在樂壽縣,應該不難找到。
這天一早,樂壽縣令來到李璋居住的客棧找到他,然後送上一疊文冊道:“李中使,這裡就是趙家村的戶籍名冊,可是卻沒有您要找的趙達的名字,也沒有他幾個兒子的下落,估計很可能是之前因為戰亂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