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時帽妖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它引起的社會動蕩是實實在在、不容忽視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士兵集結在一起,且手拿兵刃、披堅執銳。假如彆有用心的人趁機煽惑,恐懼之下,這些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一旦軍隊失控,趙宋王朝的江山可就危險了。
在這種情況下,老邁糊塗的趙恒這次卻格外的清醒,他先是下旨鼓勵百姓舉報妖言惑眾者,隻要舉報,就給重賞。這也大大鼓勵了百姓舉報,一時間官府接到不少的舉報,隨後衙門四處拿人,抓了幾個借帽妖鼓動百姓、妖言惑眾的僧人和術士,然後將這些人開刀問斬。
說來也巧,殺了幾個妖言惑眾的人後,再也沒有人目睹帽妖的事情出現,這也使得這次風波在京城慢慢的平息下來,不過這件事還沒完,趙恒立刻處置了洛陽留守王嗣宗,因為正是他的漠視,才導致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
相比王嗣宗,王曾的表現就強多了,因為帽妖的流言在東京平息後,卻又傳到了南京應天府,而當時王曾卻在應天府任知府,他對流言卻外鬆內緊,先是大開城門安定人心,然後暗中抓捕造謠者,使得流言在南京很快平息,根本沒有引起任何的波瀾,這也為王曾日後擔任宰相鋪平了道路。
而在王曾平定了南京的帽妖流言後,雖然各地時不時還有一些小規模關於帽妖的流言,但已經引不起太大的恐慌,這也標誌著帽妖流言的終結,後來李璋乘坐的飛機不知為何穿越到大宋,被宋人稱為神鳥,這種神跡再次引發更大的轟動,使得人人都在談論神鳥,至於帽妖也就更快的被人遺忘了。
“我想起來了,似乎偶爾聽人提起來帽妖,難怪會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李璋聽完後也是一拍巴掌道,帽妖的流言雖然平息了,但有時還會被人當成誌怪提起,李璋偶爾聽到也沒有太在意。
“現在人們提起帽妖,隻是當成鬼怪故事之類的,聽一聽也就算了,可是在天禧二年時,帽妖這個名字卻是真的能把人嚇人,當時京城百姓徹底不眠,不少人因為一點風吹草動,以為帽妖來了,結果被活活嚇死,更有人發瘋而自相殘殺,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放過,我當時為起居舍人,與周懷政一起奉先皇的命令調查此事,光是親眼見到的慘劇就不下百起。”這時隻見呂夷簡也歎了口氣道。
“不錯,當時朕的年紀還小,但哪怕是在宮中,也是人人自危,甚至傳說宮中也有宮人失蹤,就是被帽妖抓去,為此父皇還命令兩班侍衛一天十二個時辰輪流守著我,生怕我會被會飛的帽妖抓走。”趙禎這時也開口道,他當時還是個孩子,但也正是這樣,帽妖也給他留下了更大的心理陰影,哪怕現在提起帽妖還有些恐懼。
李璋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其實真正由帽妖造成的傷亡應該並不大,但流言的威力卻實在太可怕了,特彆是在古代這種封閉落後,大多數人又愚昧無知的封建環境中,一個流言產生的殺傷力簡直不可估量,而現在洛陽帽妖再次出現,如果再像以前那樣形成大規模的流言,有了上次的基礎,產生的殺傷力隻會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