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鬆內緊,這就是現在大宋的狀態,全國上下雖然都在為既然到來的攻遼之戰做準備,但真正知道這件事的人卻隻限於少數,哪怕是那些被調到河北的將士,他們也隻知道是奉命前去換防,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將參與到一件改變曆史的大事件中。
李璋做為這件事的幕後推動者,這段時間除了照顧家裡的青織和家外的妙元外,大部分時間也都用在醫學院上,主要是他不敢進宮去見趙禎,害怕自己太心虛而表現出異常,再加上醫學院也正式開學了,他這個山長自然也有一堆的事情要處理。
“山長,這些真的能行嗎?”周正看著麵前這一瓶瓶發黴的液體麵帶難色的問道。
“現在肯定不行,因為我無法將這些東西提純,但這些前麵的東西必須要有人去做,也許以後會有人能想到提純的辦法,到時這世間就會有一種救命的良藥。”李璋這時直起腰看著麵前的這些培養液道。
這些培養液中是他從發黴的甜瓜上找到一種青黴,然後放到裡麵培養,雖然他知道青黴素是一種很好的抗生素,對很多種病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他卻不懂提純的辦法,而青黴素又不宜口服,隻能提純後注射,這對李璋來說實在太困難了。
周正對李璋的話還是有些不太懂,因為他實在看不出這些發黴的東西怎麼能治病?不過既然李璋說了,他也保能選擇相信。
其實李璋這時也有些暗歎,因為他研製的顯微鏡還沒有成功,玻璃這東西早就已經讓人燒出來了,而且加入鉛後,通透度也達到了,磨製出的鏡片相當不錯,顯微鏡的原理也不複雜,隻是製作出來還需要時間,否則他倒是可以讓周正見識一下微觀世界。
不過就算是有了顯微鏡,對青黴素的實用依然沒什麼太大的幫助,記得後世從青黴素被發現,到真正的實用也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而且這個時代的基礎科學實在太差了,想要提純青黴素他都無從下手,這也是他打算推廣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在這時,忽然隻聽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隻見一個助教滿臉驚喜的大叫道:“山長,醒了,那個囚犯醒了!”
“太好了,咱們去看看!”李璋和周正聽到這裡也都是露出興奮的神色,當即跟著助教快步出了房間,然後來到學院後麵的一個大院子,這裡被李璋改成了醫院的模樣,一些醫學方麵的研究也是在這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