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倉鼠屬性的她早就下了決心,堅決不讓簽到點數少於兩位數,以免遇見心動的簽到地點應對不足。
她走的是白天許氏帶她走的南泉眼那條路,路上沒遇見什麼人,這會兒大家基本都在地裡刨地。
這邊地一年兩熟,多種黍米和玉米。
黍米就是小米,成熟周期大概在一百天左右,玉米成熟大概要一百二十天左右,這也是俞紅豆否決了自己所處地理為東北的原因之一。
現在是三月,正是搶種黍米的時候,晚一天,可能就影響後續的玉米種植和收獲,所以才叫村裡人這般緊張。
這也是俞三郎直接到城裡找泥瓦匠的原因,他自家的地差幾天,少收獲點不怕,大不了買糧食,但許多人家差幾口糧食就得挨餓。
這會兒地裡的玉米根要刨出來,然後把地趟平,好種小米。
路過南泉眼,俞紅豆惋惜一下,也不知道井裡藏著的簽到地點什麼時候才能重見天日。
她前腳剛到宅基地,她爹和二伯的牛車就到了,俞三郎和俞二郎開始卸東西,她舅舅也聽見聲音往這邊來了。
俞紅豆看到大缸有兩個,大缸裡套著中號缸,中號缸裡又套著小缸,旁邊空餘地方,又放有大小陶罐若乾。
她湊到陶罐跟前,也是大小都有,甚至還有幾個巴掌大迷你的。
俞紅豆猜測著這應該是調料罐,孰料她爹走過來,直接把這幾個罐子給她了。
“老許家說這是孩子練手做的,你拿去玩吧。”說完俞三郎又去忙。
俞紅豆盯著小罐子笑,做肥皂的家夥什這可不就來了麼。
俞紅豆眼看著她爹和她二伯忙忙活活,一座三米來長的草棚,還有兩個簡陋的灶台就這樣建成了,然後她舅擼著袖子刷缸,她爹和她二伯挑水一一把缸填滿。
這些做完,宅地基這邊就不能離人了,
雖然村裡人大多質樸,可哪裡都有老鼠屎,總有那麼幾個見不得彆人好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見著這邊收拾差不多,俞三郎讓小舅子在這看一會兒,趕著牛車帶著二哥和女兒先回去。
他要把妻子和家裡買的鍋具什麼拿過來,然後讓二哥去送還牛車。
“回頭還得買個牲口,不然去哪乾啥都不方便。”俞三趕著車有感而發。
新家建成還得添置物品,往後進城怕也頻繁,總不能次次朝人借。
“嗯,等蓋完房子,我也買頭牛去。”俞二郎點頭,彆的不說,有了牛,趟地就省事兒了。
俞紅豆跟著點頭,在信息不發達的時候,趕路就極為重要,君不見多少信息延誤造成的大患。
俞家這邊忙的熱火朝天,縣城裡的俞鬆這會兒也不輕鬆。
他正帶著他爹送來的那顆夜明珠在縣太爺譚白鹿還有三個年輕的譚公子跟前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