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裡要吆喝彆人才能知道,這倒是很考驗人,考驗十二歲的銅錢,也考驗二十二歲的她。
“買蘑…”哈哈笑起來。連續幾次,二哥靦腆,隻是笑。下定決心,“賣蘑菇來,好吃的蘑菇。”喊出來之後,人們聚集過來。
他們很快賣完了一車的蘑菇。
回到家銅錢數了數包裡的錢銅錢看著二哥“你說咱爸前年辭工以前的工資是多少來?好像是
”怪不得爸爸辭工來家呢?大哥棄學是不是遺傳?嘿嘿嘿。”
下午父親和大哥都回來了,他們都賣得很好。而且大哥還帶回來一個青年要來學習種植。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母親丁淑梅也掏出她今天賣豆腐的錢,總共
“先把菌包的120元湊起來。”父親苑建明說。
接下來的日子,大哥還是上鄰鎮去賣,幾乎每天帶回來一個學習的,銅錢和二哥在鄰村賣。每天收錢的日子讓銅錢思想連篇。
“大哥你教他們,收學習費嗎?”
“每個人一百元,包教會。”
“如果農村土地承包,你打算種什麼?”
“你怎麼知道的?”
“收音機裡講的。”銅錢反應比較快,她知道上世明年就開始責任田到戶了。她也在想種什麼賺錢呢?
她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要像前世一樣種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