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截樣品略看時,跟尋常的鋼纜沒什麼區彆。
但細看就能看出樣品的色澤相較常規鋼纜略白兩度。
他果斷將左右手的樣本對到一起。
咦,色度竟然一致?
不對勁的感覺促使江東升眯著眼睛,努力細瞧那截阻攔索樣品。
細看之下就更奇怪了——
這截阻攔索,乍看還以為是六股鋼纜材料擰組而成。
實際上這六股材料,每一股都是由比頭發絲還略細些許的超細材料精密擰成。
對比兩個樣品的粗細。
驚!
粗細直徑好像也一模一樣?
“你們快看!這盤鋼絲卷跟這截阻攔索!非常非常相似!”
“幾乎一模一樣!”
“難道是我眼花了???”
“咦,原來鷹國人的阻攔索是超細複合鋼絲擰的,我還以為是整股軋製的呢。”
“是啊,不細看還真的看不出來。”
“江部好眼力!老當益壯呐!”
被鷹國人霸淩戲謔丟儘國格和尊嚴的此刻。
居然還有科員不忘拍馬屁。
江東升一個白眼就淩厲了過去。
“江部,您難道是在期待什麼?”
此時,業務局的技術科技術員劉勇笑著說道:
“這盤70微米直徑的鋼絲,確實跟阻攔索的材料直徑非常接近。”
“但應該隻是巧合而已,70微米,大概跟頭發絲的直徑差不多。”
“這種鋼坯軋製技術,還有連鑄連軋技術,咱們龍國在上世紀末就已成熟掌握了。”
另一名技術員也讚同的附和道:
“對呀,而且咱們早就能完全自主的製造連鑄機了。
”
會議室內的幾乎所有人都沒抱任何希望,就像隻是在圍觀菜市場的熱鬨。
獨獨江東升被第六感驅使,像著魔了一樣期待著什麼。
楊建成,龍航集團總工程師。
西工大校長、教授、博導。
“龍國863計劃”航空新材料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
他的腦袋上,一大堆高大上的頭銜。
出於專家學者的謹慎,他小心翼翼的將價值一個億的阻攔索樣本,抽絲剝繭出一根。
然後將兩個樣品反複進行肉眼比對。
色度確實幾乎99%相似。
直徑也近乎100%相同。
但這些說明不了什麼,應該隻是巧合而已。
依舊是出於謹慎,他叫人抱來一台EM顯微鏡。
顯微鏡下,兩根頭發絲般粗細的樣本,被放大100萬倍。
他看到18粒碳原子以每六個為一組組成橘瓣狀原子結構。
每一瓣碳原子的頂端,都被一粒鐵原子附著。
忽然間,他隱約看到某種極其微小且奇怪的鏈狀結構?
下意識的將顯微鏡倍數調到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