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林楓心想,壞菜來,暴露這個殼兒已經換了魂兒了:
“上學時不是學業繁忙嘛,也沒啥功夫跟人說笑。”
她咯咯的笑了一會兒,便又邀請道:
“陪我一起做鋰電解液分析實驗吧,先驗證鋰電解液是決定能量密度的關鍵,再做具體的元素分析實驗。”
埋頭專注沉浸在實驗工作中,二人都變得高冷起來了。
一心隻有實驗。
這感覺很好。
一旦沉浸,便是不眠不休好幾天,樂此不疲。
幾天後,專業且複雜的儀器能量讀數伴隨電解液的增減而隨之增減。
完成初步驗證後,二人轉移到顯微實驗室。
顯微環境下,一點點電解液也被放大的如海洋般磅礴。
終於,在林楓的強烈明示下,蘇玉婷注意到了“海洋”裡頭。
滄海一粟般存在某種以六邊形晶格結構形式存在的扁平原子。
這個晶格結構以隻有一個原子層厚度的形式“漂浮”在海洋之中。
是標準的準二維特性。
二人緊繃著神經進行精密的顯微環境操作。
收集扁平原子,聚合。
神奇的是,當更多的晶格結構被放置在一起時,它依舊保持著一個原子層厚度的準二維形式。
“嘗試利用鋰電解液收集更多這種未知原子元素,進行未知原子含量增加、能量密度是否也隨之增加的驗證試驗。”
林楓言簡意賅的給出下一步具體方向。
磨人的收集提取工作又持續了五六天。
終於!原子含量增加則能量密度呈正比增加的猜想,被最終驗證!
蘇玉婷高興壞了!林楓就像她的幸運星!
他一出現,一切都變得順利起來!
接下來就是最後的驗證試驗——
這是什麼元素。
二人對比了無數相似的元素樣本,在林楓的強烈明示下。
蘇玉婷終於知道這種二維原子特性的原子是什麼元素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