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遠交近攻(2 / 2)

戰國帝業 君子於役 4940 字 5個月前

當聽到秦國正在執行遠交近攻這一戰略時,大殿上瞬間沸騰了!田秀說的遠交近攻,和近幾十年來秦國的所作所為簡直如出一轍!

最近幾十年來秦國就一直在攻打和他們接壤的三晉以及楚國,然後不停拉攏偏遠的齊國、燕國。

田秀沒有明確說出秦國的戰略時,還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田秀一說出來,大家仔細一琢磨,發現秦國還真就是在玩遠交近攻!

照著這個思路推理下去,秦國是想搞遠交近攻先滅三晉,等三晉玩完,那齊國……

齊國內部還是有一批有識之士的,想明白這一層的都已經是直冒冷汗,大司田周禮拱起手說道:“大王不如借糧以退秦兵

,不借糧秦兵不卻,是秦之計重而齊之計過也,且趙之與齊,屏藩也,猶唇之有齒也,唇亡則齒寒,今日趙之敗,明日必惠之以齊,夫將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不務此而惜粟,為國之計過也!”

說話的周禮看起來已經60多歲,發須皆白,看起來是一副年老糊塗的樣子。

但是周禮說出的這番話可不糊塗,周禮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大王不如把糧食借給齊國,如果不借的話秦國是不會從趙國退兵的,讓我們不借糧食給趙國這是人家的計策,我們真的不借那就中了秦國的計。

趙國相對於齊國是抵擋秦國的屏障,我們真的看趙國玩完,下一個就該輪到我們自己了,我們現在救趙國是從天下大義的角度出發,而且還能讓齊國在六國揚名,您如果吝惜一點糧食,那簡直就是誤國!

周禮這一番話說的鞭辟入裡,令人深思。

而且由周禮說出這番話和田秀說出這番話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周禮是齊國的大司田,掌管著農事,相當於今天的農業部長。在封建時代農業始終處於第一位,能當上農業部長,那絕對是深得信任,屬於是齊王的近臣。

周禮這種齊王的自己人主張去救趙國,對齊王和齊國的朝臣來說,說服力要比田秀這個“外人”大的多。

“周子之言有理啊!”王座上的齊王建,這時也忍不住發出感慨。

其實話說到這個地步,隻要不是後勝那種被秦王用錢砸傻了的,都能想明白齊國該救趙國了。

趙國玩完下一個肯定就是齊國,齊國要是也玩完了,對他們這些齊國權貴有什麼好處?

就算是為了自己,他們也應該讚成救援趙國。

於是,一大群齊國的朝臣都紛紛附和周子,主張救趙。

當然,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被秦王用金錢蒙蔽了雙眼力主不可借糧救趙,比如後勝,後勝這種人是典型的鼠目寸光,他們隻注重眼前的利益,不會看得長遠。

打個比方,在45年鬼子投降前兩天,還有人**投靠鬼子,這種人和後勝一樣,他們並不是認不清形勢,相反他們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但是內心的貪欲蒙蔽了他們的眼睛,也戰勝了他們心中僅剩的理智。

原曆史上,秦國要滅齊國時,齊國的主力居然被布置到了北麵,而南部防禦形同虛設。

是誰做出了如此無腦的布置?不言而喻。

這個人或許不是後勝,道理卻是相通的,齊國滅亡對他們有好處嗎?當然沒有,可是在利益麵前,他們還是出賣了齊國。

秦王用糖果裹著**賄賂像後勝這樣的權臣,在明知有毒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吃下了秦王的毒糖果,哪怕明知會毒發,這些人也義無反顧。

田秀看著短視的後勝,無奈的搖了搖頭,也不知道原曆史上齊國滅亡之後,他的下場如何?

依著始皇的涼薄,後勝這種人的下場估計好不到哪去。

此時大殿上,後勝和周子已經**成了兩派,雙方對於是否借糧救趙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駁,兩方人吵得麵紅耳赤,一時間竟誰也說服不了誰。

現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