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
發現沒有問題,蔡總直接帶著早就準備好的壁畫工藝品的購物合同,直奔機場。
青銅器則要麻煩一點,複製品必須要去文物局現場鑒定,開《文物複仿製品證明》,所以蔡總把這件事交給了小潘去辦。
有意思的是,蔡總和小潘兵分兩路,但都沒跑掉。
小潘沒跑掉,是因為他在文物局辦仿品證的時候,把“真品”和“仿品”從盒子裡拿出來以後,被工作人調換了一下位置,然後他就分不清了。
負責引導的工作人員,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人開複製品證書,結果分不清複製品是哪件的。
而且五件都是這個情況。
這嫌疑實在太大了,工作人員直接向上彙報,把古董截停,並且報了警。
至於蔡總,他是沒弄清楚政策,加上運氣不好。
壁畫是一刀切的不讓直接攜帶出境。
儘管工作人員也覺得,三件一模一樣的壁畫,說都是真品也太扯了。
但規定就是規定。
就是得每一件都開證書,才能出去。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無非就是讓秘書帶著東西,回來補證書。
蔡總還是可以先走。
但好巧不巧,機場剛好有個研究敦煌文化的專家,一眼就認出,蔡總帶的壁畫,有濃濃的敦煌風。
而且都是他沒見過的。
沒見過這一點很重要,經過幾代人的研究,敦煌五萬多平米的壁畫,早就全部記錄在案了。
這時候冒出幾條漏網之魚?
專家當場就報警了,他寧願自己當小醜,也不願意忽視任何一點可能性。
這讓蔡總想要放棄壁畫,自己人先出去的想法也落了空。
……
……
指揮鄧老板報警後,張揚就一直沒出門。
他在等。
等警察上門調查。
他甚至已經想好了,麵對小潘和蔡總的指認時,要怎麼表現,才能讓他們不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結果等了足足半個月,院門外風平浪靜。
期待中的警車一直沒來。
張揚實在憋不住了,剛好知道是塗警官在負責鄧老板的案子,就打了個電話過去。
電話很快接通。
“喂?張揚,你是要舉報,還是要自首啊?”
塗警官的心情很不錯,有興致和張揚開玩笑。
“都不是,我想打聽個事兒。”
“不會是涉及什麼案子吧?這種事情有規定的,我不能透露的哦。”
“沒事,你看能透露多少就說多少。”
張揚的要求不高。
“行,那你問吧,我看知不知道。”
“沿江路有個姓鄧的老板……”
“這個案子能說。”塗警官搶答道,“是鄧老板找你幫忙的是吧?”
“我先解釋一下,不是我當時高冷啊,實在是他前幾天問的時候,案子還沒辦完。”
“就今天,他這個事,已經收尾了,那個詐騙他的書畫店老板承認了,那幅畫就是他花了兩百塊,請一個美術學院的老師幫忙臨摹的。”
“所以這錢肯定是不用賠的。”
“不過那個書畫店老板,因為還涉及彆的案子,這個詐騙罪,恐怕沒那麼快判。”
“彆的案子?是不是文物倒賣案?”張揚問道。
“嗯?”
電話的那頭的塗警官,發出了質疑聲。
“你為什麼這麼說?張揚,你不會是來自首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