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2 / 2)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東北地區“陷於槍煙彈雨之中,死於炮林雷陣之上者數萬生靈,血飛肉濺,產破家傾,父子兄弟哭於途,夫婦親朋呼於路,痛心疾首,慘不忍聞。(《盛京時報》)”三年之後,滿清政府對他們的“龍興之地”全麵開禁!數以千萬計的關內災民湧進大關東。大大小小的匪股不是用雨後春筍、風起雲湧之類能形容的。一直到一九四七年,人民解放軍才將東北土匪一掃而光!

處於那樣一個時代,說綠林沒故事絕對是假的。

我很小的時候就躺在奶奶身邊講一些有關胡子的故事,但都是哪家哪戶哪個能人打胡子的故事。那些故事裡,胡子們隻有挨揍的份兒。

至於胡子到底什麼樣,綹子到底都有些什麼人,綠林有哪些鐵律,主要都是來自一本殘缺、破舊的筆記。

生我養我的地方叫龍灣。最開始叫龍灣屯兒,後來叫龍灣鎮。

龍灣鎮是個大鎮。當它還是龍灣鄉的時候就有五個行政村;變回龍灣鎮,還有四個村一個街道。

據四奶奶說,龍灣鎮可是風水寶地,依山麵河,土地豐饒,仙台環抱,清河映帶……

她老人家說得玄乎,在我的印象裡不過是坐落在蛟龍河大轉彎處一片空闊的平原上。從東南的仙姑台轉到北麵、西麵,是野狐嶺餘脈的八個低矮的土丘陵。當年風水先生按八仙的稱謂,從正西的狗咬台(老百姓戲稱狗尿台)一直到東南的仙姑台。

四奶奶特彆喜歡仙姑台,我小的時候經常跟她去仙姑台一帶挖野菜。她還告訴我,仙姑台下麵原來有個高麗屯兒。

我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我認的字百分之八十是跟奶奶學的。

在龍灣鎮所有的老太太裡,奶奶是最特殊的一個。據說她當過小學教師,退休後,又在生產隊當保管員,那時她已經七十左右了,耳不聾眼不花,能打算盤能寫字。那時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多數都是纏足小腳,奶奶卻是一對天足大腳,什麼活兒都能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