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沃野迷蹤
關東綠林道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論是在山還是貓冬的綹子,單搓的胡子,絕不在農忙季節打劫。頭年貓冬散夥的綹子,一般都在掛鋤以後才拿局立櫃,莊稼起來才有所行動。
像郎占山這種單搓的胡子,在這個季節,多數都在城市裡活動,也絕不下鄉。
跟誰過不去都彆跟辛苦種地的農民過不去,隻有農民才能填住人們的一張嘴。農民一年荒,官兒不好當,買賣不興旺,綠林胡子沒主張!
白家園子是龍灣鎮周邊最肥沃,最富饒的田園之一。現在的樣子,土地有人耕種,莊稼卻沒人經管。
於顯龍:“過去看看,那些荒地裡都種的什麼?”
“還用問嗎,苞米高粱黃豆糜子穀子……”尕尕狐不耐煩地說道。
於顯龍沒搭理他,催馬跑了過去。
地頭下馬,黑油油的田壟上,剛剛鑽出來星星點點的嫩芽。灰綠色,葉片有的剛張開一點點,有點像苣蕒菜,但顏色淺,有細微的絨毛。
“你們誰認識這玩意兒?”
牤子尕尕狐搖搖頭。
於顯龍在地頭的壟溝兒裡發現一串串奇怪的牛蹄印。一般的牛蹄印踩在暄土上是碩大對等的兩瓣兒,可是這種腳印,一半小一半大,也比較纖瘦。最奇怪的是,大小不等的兩瓣兒後麵還有個月牙形印痕。
牛蹄子鞋印,那夥小鬼子根本就沒離開這一帶!
沿著那些怪腳印,向前停停走走,一直通向西南那片山崗上,往屯子裡看,最近最清楚的就是空曠的白家大院。
再往南去不用問,是於顯龍最熟悉的飛龍嶺!
牤子不看白家園子,不看通往奉天的鄉道,一直呆呆地看著南邊:“東家,老窯子啊。”
“想那裡了?”
“有你想,沒你不想。”
牤子傻,在一般人眼裡他傻到不知好歹。在於家他不愁吃不愁喝,吃得飽穿得暖,腰裡揣著他根本不會花錢,什麼活都不用乾。可是他就是念念不忘山野,念念不忘當胡子的日子。
如果一貫道的餘孽還存在,包括白大姑娘,他們根本沒走遠,不過是因為豆腐張的一通咋呼,由公開轉入秘密,從鄉村沒入了山林。他們成了綹子!
拿局拉綹子,最好的地方莫過於飛龍嶺……
“你想飛龍嶺,咱們就走一趟,探探飛龍嶺!”於顯龍拍拍牤子。
“要去你們倆去,老子是花子頭兒,隻竄城鄉不走山林!”尕尕狐拍拍屁股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