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大夥的興致都很高
隻有少量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在不停抱怨,譬如說人力資源部,還有一些研發部門,一直在說人太少。
“人手實在是不夠用,多弄出一些人吧!”
現在人類的科技樹實在是有些繁雜了,裡澤文明的物理科技、綠茵科技、靈言科技、再加上新加入的源火科技,這幾十萬人就算全部是博士也不夠用啊!
就算有“大型傀儡”技術,能解放體力勞動,但總還是差了太多。
“加班現象不嚴重吧?”
“我們嚴格貫徹勞動法,但有些人自願加班內卷,那就沒辦法了……”
陸遠聽完這位局長的抱怨後,不但沒有抱怨,反而有一種淡淡的喜悅。
人手不夠,說明競爭壓力小。
在通常情況下,人其實會慢慢怠惰、安逸。
但現在大家還挺有夢想的,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向,從事自己喜好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做出過一些業績,政府還願意劃撥資源投資你,讓你創業。
就算是年輕人,很容易就能嶄露頭角。
這種社會狀況,他其實很滿足了。
“人口問題確實很關鍵,得按照規劃慢慢來。”
“我們必須要擴大城市,獲取更多的超凡動植物,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否則質量下來了,也不行。”
“沒錯,按照當前的發展速度,再過20年,就能實現全民3級的目標。如果人口擴大,這時間又得推遲。”
“我的意思是,全民12點神,再大幅擴大人口……到時候生產力能上一個數量級。”
眾人紛紛議論。
“既然如此,我們下一次的搬山工程也可以計劃了。”工程部的一位領導,趁機提出建議。
當前天空之城是4公裡的正方形,上中下3層,再加上一座綠茵之山提供產出,剛好維持資源平衡。
如果要擴建,為了維持結構,就得等比例放大,8公裡的正方形,麵積是原先的4倍,就得搬運4座綠茵之山。
好吧,這絕對是超級工程,需要花費幾十年的光陰……
總而言之,事先做好規劃,讓無所事事的工程隊們行動起來也好,先打一個地基、框架,遇到合適的山峰就想辦法搬運,遇不到合適的,也可以先放著。
陸遠將這些事情放在一邊,又閱讀起了另外的,由各個部門遞交上來的報告。
“改造型冬眠倉製造完畢,能夠將人體新陳代謝降低到五百分之一。”
“終於完工了啊……”
這個參數比源火文明的版本,差了不少,但是……便宜啊!
一百萬具冬眠倉,隻需要1000靈韻的材料,比預計的還要更低一些。
這玩意算是人類最終的保命底牌,陸遠不由得詳細閱讀了其中的參數,“最長冬眠時間,預計100年。”
“能隨時檢測冬眠者的身體狀態,擁有自動喚醒能力。”
天坑中的一百年,相當於是外界的一萬年,還真的夠用了。
他看向下一份報告:“儲備糧工程”。
好吧,因為一場寒冷災難帶來的糧食歉收,差點造成了大饑荒,人們真的被弄怕了,民眾強烈呼籲建立更健全的儲備糧食製度。
這一份報告,打算在天坑中儲備100年的糧食。
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陸遠不由得整個人石化了,你們是真的怕自己餓著啊!
一般情況下,儲備100年的糧食成本很高,就算建設了大型冷庫,糧食還是會腐爛變質,光是每年的維護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有了天坑,問題就不是很大了,隻要每年運輸一批進去就成,腐爛的速度非常緩慢……
陸遠愈發覺得,這天坑的價值非凡。
<
br>????於是他在這些報告中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最後一份報告,便是這幾年的財政收入了。
現如今大部分的礦物都挖掘完畢,更多的小魚小蝦埋藏在地底深處,已經沒有必要大張鑼鼓地搜尋了。
所以,後勤部門特地統計了國庫中所有的物資。
“鎏金砂198.12噸,劣質級超凡奇物,火屬性、土屬性,在武器中普遍運用,折合2391.1靈韻。”
“源火石,2022121塊,折合3219.2靈韻,以劣質級、普通級居多。”
源火石是製造大型傀儡的主要材料,兩百多萬塊,意味著未來能製造兩百多萬的傀儡,實在是令人心中喜悅。
“黑耀矽導……”
“地核結晶,1821塊,折合1182.9靈韻,總質量約莫1.22噸。其中1228塊劣質級,417塊普通級,剩下的173塊為稀有級,3塊卓越級。”
這一排的清單看下來,已經使用的,劃撥給研究所,工匠的材料,大概是7200靈韻。
而國庫中的儲備資源居然超過了1.1萬靈韻。
也就是這一波挖礦,挖了1.83萬的靈韻!
原先的財政赤字,一下就被抹平了,變成了財政結餘。
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富裕仗!
唯一可惜的是,這些材料太單一了,全都是火屬性、陽屬性,以及少量土屬性,很難鍛造出修煉物品,隻能用來製造武器……
但製造個1000靈韻的武器,就已經很奢侈,數量也不少了。
人類的底蘊畢竟不夠深,還真的不太舍得,把它們變成炮彈,轟炸出去。
“如果是生命屬性的,該多好。”陸遠心中嘀咕了一句。
按照鼠米壩文明的研究,生命屬性的奇物,往往比其他屬性的超凡物品,有10%-30%溢價。
“按照我們的事後評估,蟲族戰士在挖掘的過程中,可能偷偷吃掉了數量不菲的礦石……不過,那幾隻王蟲堅決否認它們偷吃行徑,我們沒有辦法,隻能來問一問您,它們究竟吃了多少。”
“我們以後租賃它們做事,也好有個預算。”
這位些報告的主任,還有點委屈。
“吃了多少?”
“好像比我們庫存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