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旭之後,顧天成、徐振海也進行簡短的講話,最後電子競技協會正式成立。
有記者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回公司將電子競技協會成立儀式上發生的事情發表出來,也有記者想要采訪楊旭,不過想要采訪楊旭的記者要失望了,楊旭暫時不接受采訪,記者們隻能采訪顧天成、徐振海等人。
電子競技協會成立儀式結束後沒多久,《星火網》、《星火遊戲網》、《天天》、《星火遊戲平台》齊齊發力,對楊旭、電子競技協會、電子競技等內容進行宣傳,在星火公司宣傳開始後五分鐘,才有其他門戶網站出現相關新聞報道。
“楊旭第一次公開露麵!”
“楊旭和顧天成聯合創立電子競技協會,欲讓電子競技成為體育新項目!”
“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玩家們最期待的職業!”
當數以億計的玩家群體見到互聯網、電視、報紙、電台等對“楊旭、電子競技協會、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內容進行報道時,不知道有多少玩家激動的喜極而泣,他們對楊旭的那一番話語太認可了。
“為什麼玩電子遊戲就是玩物喪誌?為什麼大人們總是勸說或者要求我們不要玩電子遊戲?為什麼迷戀電子遊戲會被某些醫學專家看作精神疾病?……”
大部分玩家基本上都遭遇過類似的事情,自己玩電子遊戲,大人們不讓玩,甚至做出過激舉動,直接將遊戲機摔了。
在學校裡,老師也勸導學生少玩電子遊戲多學習。
可在玩家們眼中,電子遊戲和圍棋、撲克牌、足球、籃球是同樣的娛樂活動,為什麼可以下圍棋、打撲克牌、踢足球、打籃球,卻不可以玩電子遊戲,僅僅是他們不認可電子遊戲嗎?
也隻有近些年來,開明的父母越來越多,允許自家孩子適度進行遊戲,但依舊有大量父母不願意看到自家孩子玩電子遊戲,卻不反對進行其他的娛樂活動。
楊旭那番話簡直說到大家心坎裡,大人們不待見電子遊戲,所以不讓自家孩子玩電子遊戲,而電子遊戲與其他娛樂活動有什麼區彆?都是為了玩而玩,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不要想著成為圍棋、撲克牌又或者足球、籃球的職業選手。
但正是因為這些項目有職業選手,能夠通過這些職業賺錢,大人們寧願讓自家孩子多踢足球打籃球,也不願意讓自家孩子多玩電子遊戲。
實際上過半遊戲上癮的玩家都是一種逆反心理,父母越不讓玩,他們越要玩,最後事情愈發嚴重,學習成績下降,遊戲沒有玩好,連親情也跟著下降。
因為孩子遊戲上癮而導致父母感情不和最終離婚的事情在華夏國可不少見。
楊旭發出來自玩家們的心聲,楊旭又給玩家們拿出一個解決的辦法,並即將開始進行,那就是讓電子遊戲也有職業選手,成為電子遊戲的職業選手也能夠賺錢,這樣就能儘可能的讓大人們降低對電子遊戲的反感。
當然,想要讓整個社會接受電子遊戲還需要很長時間,即使是足球或者說古代的蹴鞠,在剛剛出現時不一樣是玩物喪誌,不受人待見,許多體育項目都有過類似的經曆,電子遊戲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