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個月的過去。
能源循環的研發也進入到了尾聲。
研發大廳中。
葉凡站在總控屏幕前,看著核心發動機啟動後的實時監控眉頭微皺。
在他身後,科技院上百名院士低聲議論。
“這也不行啊!”
“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葉老師展現出的科研水平都夠我們這些人學一輩子了。”
“所謂能源循環,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達不到。”
…
“安靜!”
葉凡一出聲,大廳中迅速沒了聲音。
他轉過身,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我知道大家此時心中一定有很多疑問,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做到能源沒有損耗的確非常難。”
“但是……”
話到於此,葉凡的聲音提高許多,“難,並不代表沒有可能!”
“放眼過去,科研工作中的那些奇跡,不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創造出來的?”
不少人紛紛點頭。
對於葉凡的這個觀點,他們並不否認。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走出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此人正是研發五組組長,趙成傑。
三級院士,也是科技院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
當然,葉凡和寧希除外。
葉凡注意到趙成傑的行為,不由投去目光,“趙組長有什麼不一樣的意見嗎?”
之前他對趙成傑並不了解,不過最近這段時間中,趙成傑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人在科研領域中的天賦非常高,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三級院士,而且以他目前的貢獻值,四十歲之前肯定能成為四級院士。
最關鍵的是趙成傑無論對人還是對事,態度都很謙遜。
趙成傑抱了抱拳,“葉老師,我的確有個疑問。”
“說來聽聽。”
“您設計的能源循環發動機加以超導技術,也隻能保證80左右的能量節省,剩下的20怎麼弄?”
趙成傑不卑不亢地說出心中疑問,“以目前的情況,就算給能源循環發動機配以最大的能量儲存技術,它在太空中的作業時間最多隻能堅持半年。”
“超過這個期限,所謂的能源循環根本不存在,除了這一點外,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
葉凡饒有興致地挑了挑眉,“什麼問題?”
趙成傑回到“能源循環發動總機啟動需要大量的能量催動,以我們目前掌握的能源技術根本無法支撐。”
“彆說是我們,就算是在這個領域最為擅長的雪洋國恐怕也要望而生歎,昨天晚上我熬夜做了一個推算,想要集齊催動能源循環發動總機的能量,除非我們掌握一種技術。”
葉凡看向趙成傑的目光帶著幾分欣賞,“可控核聚變?”
“沒錯!”
趙成傑重重點頭。
在場的其他人聽到‘可控核聚變’這幾個字後,臉色紛紛一變。
對於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在場之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
這項技術已經被提出了很多年,可並沒有國家成功攻克。
甚至有人說,哪個國家要是掌握了可控核聚變,就等於掌握了人類跨入新文明的鑰匙。
其實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人類目前發展的窘境,無非就是能源問題。
地球上可采集的資源有限,資源有限也就代表著能源有限。
無論科技怎麼發展,都離不開能源。
科技和能源,就像是魚和水的關係一樣。
正因為如此,可控核聚變乃是無數國家都想攻克的一項技術。
一旦掌握這種技術,就掌握了無窮無儘的能源。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自從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的理論出現以後,無數國家都進行過嘗試。
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