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帝都。
朝廷之上。
女帝李師師看著呈上來的軍報,“金城失守”四個大字。
秀眉緊蹙。
“我大乾四十萬大軍,莫非還不如江策個反賊?!”
她發飆地將軍報拍到桌上。
“兵部尚書,你來給朕解釋解釋,金城為何失守?”
被李師師目光聚集的兵部尚書,冷汗滲出。
“回稟陛下,金城失守原因複雜。”
“老臣未親臨其地,不知如何解釋。”
他頓了頓,
“不過四十萬大軍已然收到金城求援的消息,前往鎮壓反賊。”
“反賊江策的五萬兵馬,不是我軍一合之敵,想必今日就能等來大勝的消息!”
兵部尚書拍胸保證道。
李師師仍然眉頭未解。
玄武關之變時。
這些個官員也是這麼說的。
可轉眼間,不僅玄武關沒了,連金城也失守。
趙奕見到李師師那陰晴不定的神色,當即站出。
“陛下無須太過憂愁,此戰我大乾必勝。”
“先不說反賊沒有民心支撐,我大乾為民心所向,注定大勝。”
“再者那江策所率軍隊,皆為殘兵敗將,而我乾軍四十萬兵馬,皆是精銳中的精銳,鎮壓反賊,輕而易舉。”
丞相趙奕的話語,安撫了李師師不安的心。
“如丞相所說,江策造反,還對我大乾造不成什麼影響。”
趙奕點頭附和,
“邊疆小賊,翻不出什麼浪花。”
“隻是阻礙我大乾與金國的聯手,這一點尤為可恨,江策分明就是見不得陛下與大金交好!”
“這是破壞國策啊!”
李師師也跟著憤恨點頭,
“早知江策有謀反之心,朕便命玄武關的將領誅他九族,也不至於如此心焦氣亂。”
“陛下莫急,氣壞了龍體可不好。”
趙奕開口安撫,又出一計道,
“我已派遣我的門生常雲方前去督軍,此人通讀兵書,算無遺策,懂得籠絡人心,保證不出亂子!”
“有他與新北境軍統領陶守拙在,四十萬大軍將一往無前,收回金城,剿殺反賊!”
聞言,李師師龍顏大悅。
“我大乾一日有丞相在,便能有一日安定,不枉父皇的栽培!”
趙奕深意一笑,隻稱了聲“是極”。
······
金城東邊不遠。
一處極深的山穀中。
大乾那剩餘的三十萬大軍在此設帳。
乾軍指揮陶守拙看著眼前的常雲方,神情難看。
他身為統率四十萬大軍的大乾將領,居然要聽一毛頭小子差遣。
“常督軍,這埋伏山穀,是兵家大忌。”
“此處視野受限,雖說我軍事安全了,可無法知曉敵軍動向,徒勞無功啊!”
常雲方冷哼回應,
“莫非你比兵書還懂?”
“兵書上說,山穀乃奇襲地形,能藏身埋伏,怎麼在你這老嘴口中,卻成了兵家大忌?”
“還是說你對大乾心生不滿,想要借此葬送我大乾辛苦培養出的三十萬兵馬?”
常雲方一頂高帽扣下。
“常督軍,老夫並無此意,而是切實為我軍著想。”
“若常督軍不認可老夫,那便當老夫沒說過罷。”
陶守拙有苦難言。
他一心為大乾,立下赫赫戰功。
此時也得向常雲方低頭。
不過,他倒沒什麼擔心。
十萬大乾軍,怎麼也能拿下金城那五萬叛軍。
至於常雲方,他權當磨煉心態了。
反正,此人待上一段時間便會回帝都。
“陶將軍,你人老眼瞎,不知戰場風雲莫測,我能理解。”
“我用十萬兵馬圍金城,那反賊江策定然坐不住,搬空玄武關兵馬來解困。”
“到時,我三十萬乾軍全軍出動,從山穀中衝殺而出,定能全殲叛軍!”